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4期   作者:杨秋婵
[导读] 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已成为当下变电站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其过程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
        杨秋婵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 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已成为当下变电站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其过程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并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水平。
关键字: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传统的运行部门、调度部门、检修部门等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能。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职能部门无法避免的会存在职能交叉重叠或管理缺位的问题,而且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较差,容易影响电网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效率。针对这种情况,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得到应用和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现状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以人员和设备为中心,对变电运维作业流程和管理资源进行优化,形成变电运维管理闭环,并协调内部分工与合作,全面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从一体化变电运维实施状况来看,目前各变电站主要采取将部分一次检修人员调到变电运维中心、并入变电运维操作组中的实施方案,使变电故障检修人员参与到变电运维操作过程中。在该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并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运行人员提升设备维护技能。但该模式仍属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过渡模式,还没有真正实现“1+1+1=1”的目标,运行、检修、调度部门的融合有限,难以实现设备不停电维护和消缺目标[1]。
        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实施现状来看,主要是由同一组运维人员负责设备巡视、缺陷检查、维护检修等工作,并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此外,还包括运行维护工作的记录和审查工作。总体而言,变电运维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尽快处理目前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运维与检修工作的差异性控制不足
        在一体化变电运维模式下,既要实现不同专业和部门的有效整合,还需要控制好各专业分工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协调不同专业人员的工作任务,确保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受传统分散式管理模式的影响,运维人员和检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关注点不同。运维人员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分析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对存在异常现象的设备进行分析,提供相应解决方案。而检修人员则关注于已发生故障的维修和快速恢复供电工作。由于双方人员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导致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效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2]。
(二)基于全过程的一体化运维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传统变电运维管理模式下,责任分工主要根据部分划分进行,先对总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再对部门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通过这种责任划分机制,确保变电运维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而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部门的界限正在消融,一名运维管理人员同时担任着设备运行操作、检修、验收、工作票签发等多项职能,而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没有做出及时更新,导致对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监管力不足,许多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在此方面,某电力公司引进SWOT分析方法,对该公司实施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如表1所示。
        表 1 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SWOT分析

(三)人员操作风险高且工作量较大
        在变电运维管理过程中,施工环境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需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规范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带电设备操作事项。在传统运维管理模式下,运维与检修分离,可由人工对设备状态进行把关,完成检修工作后,再由运维人员进行验收。而一体化工作模式下,施工监督力度受到一定削弱,安全控制环节可能出现问题。再加上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工作强度高,一些运维人员自身知识技能不足,或工作状态不佳,都容易增加施工操作风险,引发安全事故[3]。
三、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监管和安全控制
        在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由于管理组织结构出现变化,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综合性越来越强,同时工作自主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必须制定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过程管理的规范化进行。针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复杂性和为危险性,首先应加强安全监督和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运维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构建企业层级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变电运维过程监督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提高运维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操作现场必须安排专业的调度人员,指挥各项运维和检修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向调度人员进行反馈,再由调度人员上报给运维管理中心,利用其专家系统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给出正确的处理决策。在运维操作和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方案,并安排现场监督人员,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监督管理责任如表2所示。
        表 2 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监督管理责任

(二)详细制定一体化变电运维工作方案
        针对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特点,在整合运维资源和各专业管理内容的同时,也应制定详细的一体化工作方案,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划分,然后打包分块,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提高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可操作性。具体可以按照作业项目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区分,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在通体工作方案和分项方案的指导下,详细开展变电运维工作。为实现变电运行部门和检修部门的有效整合,应在运维管理中心下设置集控组和运维组,由集控组负责设备巡视和日常值班工作,由运维组负责运行停电消缺检查。并在各组中设置不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同时在统一的管理组织结构下,实现集控组和运维组的实时沟通和高效配合,解决传统分离工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有效提升变电运维管理效率。
(三)完善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标准化建设
        应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结合基层变电站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运维管理标准,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其内容应该涵盖现场作业组织分工、施工方案流程、操作标准、危险点识别和防范措施等。在具体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变电站情况、各专业内容进行详细编制,比如一体化变电运维避雷针在线检测仪更换作业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应包含表2中所示的内容。
        表 3 一体化变电运维避雷针在线检测仪更换作业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结束语:综上所述,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整合运维管理资源,提高运维管理效率,实现“1+1+1=1”的目标,充分发挥一体化运维管理优势。针对目前一体化运维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做出有效改进,可以充分发挥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的优势,提高变电运维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炽文.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69+67.
[2]周燕平.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53.
[3]张海文.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0):230-231.
作者简介:杨秋婵,(1986.4.10),女,工程师,本科,从事变电运维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