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娟
陕西省永寿县逸夫小学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没有东西可写,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怎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1、在平日的教学中多谈学生熟悉的人和事、物与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2、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与景,我们要让学生在表达诠释时,尽可能的彰显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话语;3、在写作讲评时多推荐一些学生自己关于“真人真事真景”的文章,和学生一起进行习作点评;4、多写下水作文,榜样示范与带动情真意切让身边的写作高手和他们一起解决写作难题。
关键词:写作教学 写作素材 善于观察 勤于积累 学会思考 有感而发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这两种现象:一、搜肠刮肚;二、胡编乱造。两种现象一个问题,即没有东西可写。没有东西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学生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东西可写呢?调查之后,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整天“三点一线”(即学校、宿舍、厕所),没有生活体验。他们为什么没有生活体验,真的是因为整天“三点一线”吗?北大教授叶朗在《美学原理》中说:“用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看到的是事物的‘常态’,当这种常态完全占据了我们的意识时,我们对于‘常态’以外的东西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此实用经验日益丰富,视野却日益狭窄。如果我们丢开从实用观点看待事物的惯用方法,就能够看到事物不寻常的新的一面。”由此看来,学生们缺少的并不是生活体验,那他们又为什么没有东西可写呢?打个比方:他们没有饭吃,不是因为家里没有米,只是他们没有找到米,更不知道如何把米做成可口的饭而已!这就是说如何帮助他们找到米,然后再把这些米做成饭才是问题的根本。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怎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
怎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去哪里寻找写作素材?“艺术来自于生活”,写作素材自然也来自生活。
那又怎样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呢?记得作家柳青说过:“写作就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述自己想说的话。”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善于观察,丢开从实用观点看待事物的惯用方法,去发现事物不寻常的新的一面。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探索生活的细节,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然后才能达到有感而发。
一、在平日的教学中多谈学生熟悉的人和事、物与景。利用真实的生活片段首先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欲望,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关于写作素材切忌少谈空话与大话,多谈谈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见闻和感想,抛砖引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写作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表情达意。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与景。创造和谐、轻松地写作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与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写实事,有感而发。我们要让学生在表达诠释时,尽可能的彰显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话语。
三、在写作讲评时多推荐一些学生自己关于“真人真事真景(真景,特指学生熟悉的景物。)”的文章。选取特色突出和问题典型的习作,创设宽松、平等的点评空间,和学生一起进行习作点评。认真分析分析:哪些素材是值得写的,哪些素材是没有必要写的;哪些素材要删除,哪些素材需要艺术加工;哪些素材要详详细细的写,哪些素材只需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即可……“选材合理,详略得当”,其实并不难。
四、多写下水作文,榜样示范与带动情真意切。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老师的同类下水作文的示范性往往也要高于一些他人的优秀范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勤动笔,不要给学生一种只说不练的错觉,让身边的写作高手和他们一起解决写作难题。
写作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攻坚之战,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也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学会思考,才能达到有感而发,写出感情真挚、感受独特的好文章。同时我们语文教师也要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创设高效的写作课堂和探索实用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叶朗《美学原理》第七章 美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