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竹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26532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贴近自然与生活,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获取知识并发展个性。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与开放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不断丰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在实际综合实践课设计中要积极发掘并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以丰厚课程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全面性的发展。这里提到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是指那些非物质形态的心智、情感、精神,是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将非物质文化元素合理的融入综合实践课设计环节,不仅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还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计;非物质文化元素;发掘;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综合实践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实施过程,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及课程的设计更适合融入有价值、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来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知识。文化是时代的主流,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加注重文化内涵,要高度重视一个人的心智、情感、精神的文化元素的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课设计中积极发掘并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既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结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开发实践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课设计中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利用,可以将非物质文化元素适当的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于各种非物质文化的探索与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开发、培养以及提升自身的非物质因素,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与实践体验,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综合实践课设计过程中,结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和资源来发展现代教育,将非物质因素植根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实现对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制作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传承特点,感受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增进对无形的精神资产和非物质因素知识的探究意识和认同感[1]。
二,把握非物质因素特征,丰厚实践课程内涵
每个非物质文化元素都蕴涵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非物质因素是无形的资产,是精神文明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价值,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与独特性。智力、情感与精神构成了非物质文化元素,把握非物质文化特征,在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有利于丰富与整合教学资源,突显特色校园文化,丰厚实践课程内涵。在实际综合实践课设计中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不仅有利于拓展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同时还助力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更加充实与丰厚[2]。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利用,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非物质因素的认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弘扬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平台
非物质文化元素是人类的无形文化,是智力、情感与精神的概括,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社会发展未来的主要能量,在学生的综合实践课设计中融合非物质文化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包含许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在实践课设计中发掘并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让学生不断丰富精神文明世界,激发学生的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团结精神、创造精神和拼搏精神,助力培养学生成长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例如,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可以融合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课程,贯穿德育教育与责任担当的教学理念,进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可以定期开展班会实践活动,班会主题可以是“我爱我的工作”,“团结就是力量”,“学会负责任”等等,这些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规范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总而言之,加强非物质文化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课程是对于学生开展渗透式非物质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实际教育教学中,通过综合实践课设计中发掘与利用非物质文化元素,既能够满足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能够给学生带来素质教育的不同体验,还培养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立足非物质因素,将其充分融合到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既能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联系学生实践生活环境,还能体现时代特色,丰厚实践课程内涵,从而为学生更好的成长注入更多的鲜活能量。
参考文献:
[1]戴双.课堂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意义[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11):27.
[2]王冬黎,陈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问题与对策[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