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甜 马雪婷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山东民歌根源深厚,题材广泛,继承了我国民族民间艺术音乐艺术的优秀传统,丰富的资源和地域文化使民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语言特点。本文就山东民歌中的语言特点和演唱风格,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山东民歌;语言特点;演唱风格
一、山东民歌的概括
山东民歌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音乐,多少年来,始终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朴实的风格伴随着历史,一代一代流传不断,成为我们民族民间艺术中一份璀璨夺目的珍宝。山东民歌体现了我省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神气质,成为我们发展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山东民歌是起源于山东流传于山东的民歌,是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山东人民朴实、憨厚、坚韧,表现在民歌上形成了粗狂、强悍、淳厚、质朴,又不乏诙谐风趣的风格特点。山东民歌有近万首主要有号子、秧歌、小调、大型套取、风俗歌曲、儿歌等七种不同题材,各地不同风格的小调约占80%,其中山东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沂蒙山小调》了,除此之外就是成武民歌《包楞调》,这两首名歌是最具特色、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山东民歌的代表。
二、山东民歌语言特点
(一)语言习惯的影响
比如儿化音的使用,这是胶州那边的语言特点,民歌《赶集》中采用了很多儿化音,像“赶集的人儿”、“知心的话儿”等,语言俏皮有趣,又把少女的心理情态描摹的十分到位,让人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再比如鲁北一带喜欢说“嘛”,就是“什么”的意思,有一首流传的儿歌就叫《天上有嘛》。再比如聊城临清民歌《大实话》又称“扎蒲潺”,据说是在编扎蒲扇时,人们为了解闷逗乐而即兴编创的小曲。“谄”有胡说、瞎编、乱造,从中找谑头之意。
(二)音调、语调的影响
音调就是字音的变化,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造成了各地方言发音的小差别,比如比如临清人“zh、 ch、sh” 与“z、c、s”同音;至于语调的不同则主要是指说话的声调、语气、抑扬顿挫的差异性,语调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语 调可以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而山东方言的语调多往下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沂蒙山小调》,这是一首语调句句下降的民歌。
三、山东民歌的演唱风格
演唱山东民歌多以宏亮、宽厚的声音为主,就像山东人朴实的性格一样, 给人实实在在的感觉。在过去演唱的山东民歌中,一般用声比较直白,唱高音时,“喊” 的成份比较多,会有一种豪放的声音效果。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声乐艺术相互借鉴、融合,作曲与配器手法不断更新,新视听的出现让人们对歌者声音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歌者要出色地完成山东民歌的演唱,在掌握与保持歌曲风格的基础上,必须经过良好的声音训练,建立起用声的通道,做到科学用声,让声音富有时代性。
山东民歌中的感情运用可分为直接型和委婉型。这是由山东人朴实憨厚的性格决定的,也是由歌曲题材内容决定的。例如:劳动号子、秧歌花鼓、说唱性民歌、山歌、民间儿歌等直白、明朗的歌曲均属于直接用情类;而大型民歌套曲和流传各地的民间小调这类具有故事情节的、以表现爱情为主的歌曲多属于委婉用情类。山东话相对于普通话,“挎” 是它的特点,并带有浓郁的“地瓜味”。山东人豪放,不拘小节的大度性格决定了山东语言这种“挎、硬、冲”的结构特点,四声结构与普通话的四声也大相径庭,因此,这种语言结构决定了山东民间歌曲的旋律特点。
山东省内地形相对复杂,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及语言习惯,也就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歌演唱风格。
(一)鲁西北地区粗犷、质朴的演唱风格
鲁西北地区环境相对恶劣,人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斗争过程中形成了坚毅、强悍、粗犷而又质朴的性格特征,再加上历史因素的影响,民歌的旋律一般起伏较大,演唱风格粗犷 、豪放,存在一定的演唱难度。
(二)鲁中南地区优美婉转的演唱风格
与鲁西北相对应的就是鲁中南地区的演唱风格了,这一地区靠近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有河流穿流而过,有水的地方总是多出一份柔美。这一地区的民歌多以小调为主,旋律起伏小,多装饰音,曲调优美、婉转,独具一分婉约之态,比如这首比较有名的情歌《绣荷包》,除了具有山东普遍存在的质朴之风之外,更多了一份烟雨江南婉约、细腻的味道。
四、总结
全国各地的民歌都有自身独特的地方特色。影响山东民歌演唱风格的因素有很多种,这些因素使山东民歌将山东人民委婉、细腻,又不乏开朗、好客的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方言与衬词的使用不仅强化了地方特色,还丰富了整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山东民歌中,由于音调、语调和习惯语言的不同,使得它各具特色,为民歌花园培育了不同的花色品种,让山东民歌百花齐放,给人以不同的品位与快乐。让我们留住这民歌的美妙源泉,创作出更多、更丰富、更具有民族特点的歌曲。我国有太多的精神文明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里,除了有时代变迁的原因,更多的是人们不重视,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所以要传承山东民歌就要做好保护工作,注意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民歌,将他们以文字、曲谱、音频等形式保存下来,并做好保护工作。山东民歌在中国民歌大家庭中只是一个小成员,但我们应该从一个小成员做起,为我国丰富的民间歌曲宝库再添辉煌。不仅要注重山东民歌的源泉、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要注重怎样与世界音乐接轨,被世界人民肯定。
[参考文献]
[1]刘晓鹏.山东民间小调的文化浅析[J].齐鲁艺苑,2007,05
[2]张静.民歌与方言关系研究[J].戏剧丛刊,2010,06:33.
[3]刘世嵘.衬词、衬腔在民歌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3,01:52
[4]苗晶.民歌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地属、族属与风格差异[J].中国音乐学,1995,04:21-22
作者简介:
王甜甜,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2001.02,本科。
马雪婷,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系本文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