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学习背景下的模型思想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周国军
[导读] 模型思想是指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描述以及解决现实世界中一类问题的思想。
        周国军
        成都市花照中学校    610031
        摘要:模型思想是指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描述以及解决现实世界中一类问题的思想。在情境学习中,情境的数学解读为模型思想的理解铺路;知识的展示,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模型思想;应用情境的再现,在数学的社会价值中加深对模型思想中“模型”的理解;回首情境中知识的生成,让模型思想再点睛。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模型思想  情境学习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一、引言
        模型思想是指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描述以及解决现实世界中一类问题的思想[1]。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不易理解,尤其是多数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稍显不足,这就给模型思想的学习加大了难度。而情境学习中的情境本身具备应用色彩、趣味色彩、如果我们重视对情境的数学解读,重视学生展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在总结时能回首情境中的知识生成过程,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逐渐养成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数学素养
        下面本文将从《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情境解读、展示收获、
知识应用、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二、教学设计相关
        (一)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证明,但学生对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还不能和知识比较好的契合。
        (二)教学目标:
理解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原理。
        能对可以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类的简单问题进行方案设计。
        在情境学习过程中,体会转化思想、抽象思想、模型思想。
        (三)教学重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中模型的理解与构造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中模型的构造
        三、教学片段分析
        (一)小情境的数学解读,为模型思想的理解铺路。
        1.片段重现
        教师给出:小时候,小明想到河沟(如图1)对岸去玩,但不能肯定自己能不能跳过去,希望大家想想办法帮小明比较准确的判断一下自己能否跳过去?小明身旁没有其他工具,小明立定跳远最多跳两米。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也没有达成好的方法,于是抛出问题串导学。
 
          图1                 图2                  图3
        问题1:要判断能否跳过河沟,是跟河沟的什么做比较?
        众生:河沟的宽度
        问题2:河沟的宽度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众生:线段
        问题3:除了河沟可以看成线段,还有没有其他事物也能看成几何图形?
少数生:河沟宽的两端点,人也可以看出线段和端点
        问题4:现在这条线段在河沟里,直接测不了,怎么办?
此时学生没有反应。
        问题5:有什么办法能把这条线段从河沟里转移出来?
        问题6:能不能在沟外面找一条线段和它相等。
        问题7: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里面有哪些知识包含了线段相等?
        问题8: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需要出现一对全等三角形而现在只有一个三角形,我们如何构造出一个新的三角形,还要和现有的全等?
        师:现在请大家继续讨论如何构造一个三角形和现有的三角形全等。
        2.片段分析:
        学生本就对应用类的问题无从下手,所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特意创设了一个学生能理解的小情境,让学生有带入感,即使理解不了,也能找个空间,实际感受下,有利于学生对情境的理解。在学生初步感受情境后,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串进行导学,每个问题的意图如下:
        问题1的意图能引导学生理解出问题的本质——求河沟的宽度。
        问题2、3的意图是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三角形。
        问题4、5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尝试转换所求线段,把不容易测的线段转化为容易测的线段
        问题6、7、8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想出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进而想到构造三角形全等来把河沟的线段转化为其他容易测的线段。
        在问题8抛出后,老师安排大家开始展开讨论。
        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的题或知识,对学生来说却不一定。同样的道理,在这个小情境里,事情很简单,但如果铺垫不够,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到关键之处。只有理解到了情境的关键的地方,才有可能能抽象出实际问题的数学图形,为模型思想的理解打下基础。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对情境的数学解读就很重要。    (二)知识展示,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模型思想。
        1.片段重现
        组1:站直目测河对岸保持姿势不变转身后看现在看到什么位置,这个位置到站的地方的距离就等于河沟的宽度。
        师:为什么呢?
        组1:结合表演开始进一步讲解,并展示图形4。


   
                图4               图5          图6          图7
        师:厉害,这样就能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了,其他组呢?
        组2:和前面的组有一些一样,我们是人站在离要测的地方一定距离,然后目测对岸,保持姿势,转过来看另一边。
        师:上图吧,有图有真相。
        组2:开始讲解,展示图形5
        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角度呢?
        组3:我想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展示图6,并指出不好控制角度。
        师:这个想法很新颖,关于角度控制问题,我们实际生活中有测角仪可以供大家使用….
        组4:受前面组的影响,我们想可不可以这样,展示图7
        师:听起来不错,也讲清楚了,大家比较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方法的共同点。
        少数生:构造了图形。
        师:你们眼光很准。刚才我们好几个组都构造了全等三角形,但构造的方法不一样,图形不一样,但是他们所涉及的最本质的知识是一样的——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转化了线段,以后遇到了这类问题,我们就尝试去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而解决问题。在这类实际问题的解法中都能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影子。全等三角形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我们把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描述以及解决现实世界中一类问题的思想称为模型思想。模型思想大家还比较陌生,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遇到,慢慢的大家就能更好的理解了。
        
        2.片段分析:
        小组展示过程中,教师不能急,要倾听,等待,引导。学生并不是一定按照老师所预设的会都去构造全等三角形,有些同学想到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同学想到了构造全等或的等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控制,比如转过的角度,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如何转过好控制的角度,比如转好操作的特殊角度——180度,还有目测视线落地的位置也不好确定,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已展示的方案图形中,不断优化,比如可以参考用脚步丈量距离,来优化全等三角形的构造方法。
        总之学生在参与情境中时,不同的学生对情境的理解不一样,一开始不一定会达成预设的效果,但是我们既要肯定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完成他的思考,帮助学生完善他的方案,有可能会占用时间,但是会保护学生学习的数学热情,会给学生种下一颗学习的种子,也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既能树立榜样,也能碰撞思想。其中两个组方案的模型是解直角三角形,这些学生的思维与状态就是这节课的大收获,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
        所以,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倾听,及时抓住展示过程中的教学契机,顺势引导,有时既能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也能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展示本身也对其他学生有帮助作用,也会是对前面教学的补充。学生展示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是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三)应用情境的再现,在数学的社会价值中加深对模型思想中“模型”的理解
        1.片段重现
        师:刚才我们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了河沟的宽度。除了河沟的宽度能测还能不能测其他的距离呢,请看以下问题。
        问题情境1  集气瓶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通常具有多种规格。某厂对于容积为100ml的集气瓶底面内径要求是42mm,如何进行测量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问题情境2  成都地铁18号线中,位于天府新站一三岔湖站区间的龙泉山隧道,采用双洞分修方案,施工前需得知两洞口之间的距离,如何进行测量?请尝试利用教室内的棱柱进行模拟测量。
        基于以上情境,教师给出了以下3个任务
必做:测量化学器材集气瓶底面的内径。
选做:利用绳子、直尺测量出教室棱柱相邻面上指定两点间的距离。
选做:自选教室内无法直接测量距离的两点,设计测量方案。
        2.片段分析:
        学生在初步感受到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的方法后,教师顺势给出相应的情境,供学生继续感受知识,应用知识,增强学生对这类问题的体验。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消化,还能在无形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也存在我的身边,数学是有社会价值的。再次感受:原来这就是模型思想,这个小小的模型是可以解决这么大的问题,有了自己对模型的认识。
        (四)回首情境中的知识生成,模型思想再点睛。
        1.片段重现
        师: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收获从哪里来?可以从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角度谈?
大家可以组内讨论几分钟
        组4:用了转化思想,抽象思想,模型思想。
        师:转化了什么?如何转化的?
        众生:把不容易测的线段,转化为容易测的线段
        师:如何转化的?
        众生:用构造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把边进行了转化。
        师:今天的知识是最开始是从迸发出来的呢?
        部分生:测河沟宽度。
        学生:我从测河沟宽度收获了以后外出旅游时时可以用全等测距估计距离,这样可以减少麻烦或者避免危险
        师:你很会学以致用,点个赞。
        2.片段分析: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数学思想中的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抽象思想都有初步的理解。但模型思想,相对要接触的少些,所以在这里用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的例子为学生引出模型思想,相信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浸润中,学生会对模型思想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一堂课的总结内容不是简单知识的罗列,也不是刻意的拔高,他是学生参与后的真实感受与收获,有可能只是感受到了“数学还可以这样”“这样也是数学”;有可能只是学会了简单的算;有可能只是学会了审题,但这或许是真正的数学课堂,或许才是每一个人的数学课堂。尤其是在情境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收获也会受到情境的影响,正如上面一位同学提到的“学会了以后外出旅游时时可以用全等测距估计距离,这样可以减少麻烦或者避免危险”,在总结中,他已经迈出了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重要一步

        四、总结
        在情境中学习模型思想,了解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依托于情境学习,做好情境的数学解读、重视学生的展示交流、知识的应用感悟与生成总结,在一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抓住一类问题的本质规律,在学生体会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浸润模型思想。
参考文献:[1]史宁中、《数学基本思想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216-218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