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开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练习与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不能缺少的教学体制转换的必由之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正确认知观的基础阶段。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学习需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了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老师要对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重点关注。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语文训练与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练习与阅读兴趣;能力培养;自主练习与阅读能力
引言
由于最近几年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挑战,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加入到了探索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行列之中,在探索实践中体会练习与阅读教学的快乐。究其根本,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练习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综上可知,培养学生练习与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都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现象,这种情况会使得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练习与阅读的能力,学生的词汇量、说话能力、朗读能力、概况能力与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训练与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陪同阅读,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一切知识的动力。”由此可知,老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用兴趣的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逐渐走进知识的宝库。对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语文练习与阅读教学中的到启发,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了学生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中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练习与阅读的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进而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的学习也都来源于兴趣,老师若是想要使得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就要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阅读活动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认识。老师的陪同阅读能够给学生一定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每个月选择一天与学生共同到学校图书馆进行集体性的阅读或者可以利用课堂的时间,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素材,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在老师的陪同阅读下,学生会慢慢地积累一些阅读的经验,长此以往,小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广泛阅读,增加学生阅读内容的丰富性
一本好的书籍对一个人的一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书中所蕴含的道理对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获取知识的、开阔视野的重要阶段,老师应该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内容的丰富,引导学生要广泛地阅读。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成长,要先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将教材中的文章划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等不同的文章。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划分成的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其次,要依据这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向学生推荐同类型的或者同作者的优秀读物,让学生定时定量去阅读。最后,老师还可以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分析,推荐一些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课外书籍。这些课外书籍既可以是各种期刊和报纸,也可以是故事、童话和幽默小品等各种形式的阅读素材。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让学生可以尝试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或者去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最终来使小学生的语文练习与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三、交流阅读,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受同一位老师的教育,他们的语文练习与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不一定相同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个状况,老师应该要每周或者每个月安排一节可以自由交流的阅读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发言,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阅读技巧和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学生学会了不同的阅读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课余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谈谈读后感等不同的活动,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针对“合理使用工具书”、“精读”、“泛读”、“速读”等常见的方法进行阅读交流,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练习与阅读的习惯。通过交流,学生能够借鉴别的同学好的阅读方法,使自己的阅读过程得到优化,从而使练习与阅读能力的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
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陪同阅读、广泛阅读、交流阅读等方式,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增加学生阅读的丰富性,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良好的语文练习是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每一节课设计适合学生的的练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老师通过设计巧妙的科学训练题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进而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知识,理解文章内容,陶冶情操,形成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2]钟梧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析[J].现代交际,2018(11).
[3]高如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06).
[4]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8(25).
[5]张玉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