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吴昔娥
[导读] 陶行知先生为了教育倾尽所有,是人民教师伟大的楷模。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于教师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吴昔娥
        广东省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广东省大埔县   514299
        摘要:陶行知先生为了教育倾尽所有,是人民教师伟大的楷模。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对于教师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新时期,教育面临深度转型,继续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师予以借鉴启发。本文结合陶行知思想主要内容和价值,对做好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传承与发展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引导和教导。尤其是高中学生,面对高考压力,学习任务繁重,一天内几乎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是在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之下度过。但是,与教师重要性相违背的是目前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带着情绪,不愿多干;有些教师对师者身份的神圣认识不足,借职业之便,投机取消,满足私利;还有的教师对待学生重成绩轻德育,重优生轻差生,重处罚轻激励等等,无形中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回头看看伟大的教育理论意义重大。陶行知先生有“万世师表”之美誉,他为教育奉献一生,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他的教育思想都为新时代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样板。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要让陶行知教育进一步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机制。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新时期价值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化的教育理论,提倡开展创造性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强调“知行合一”,反对过度考试和死读书。她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工作要始终怀有赤子之心,要用“爱”来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师应该立身正,作表率,热爱事业,甘于奉献,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历任国家领导人在提及教育工作时,都多次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和名言,这就足见其思想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学师表精神。教师到底应该如何立身?他主张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的知识,自己先学懂弄通,布置学生去干的事,自己首先动手,学生去遵守的规范,自己带头遵守。他认为这种共同学习、共同执行、共同遵守的方法才能对学生产生说服力。只有教师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教学沟通夯实基础。教师应该明白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在学校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班级管理,都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所言所为,树立教师的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动学习,激发他们参与课程学习、参与校园活动、投身班级管理的热情,以及培养他们明是非、知对错、晓轻重的能力。
        学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一生遵照的准则。他认为教师应该始终把“服务”与“贡献”放在心头,摒弃名利与私欲,敢于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潜心育人。只有无私的教师,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并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渴求通过学习、读书来提高自己,才会不断追求教学方式的提升,从而真正履行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责。
        学“爱”的方法。他要求教师从“爱”出发开展一切教学活动,要用无私的爱去教育、去培养、去关怀每一名学生,用真心和真情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营造氛围;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于落后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为的在他们与先进学生之间划出一道沟壑。“爱”可以给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调节在学习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让他们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意与教师开展交流,从而与教师建立共鸣、共情,在“爱”的安全感中成长。


        学“教”的方法。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要处理好“育人”与“教书”的关系。“育人教书”,不仅是词序之变,而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要培养的是文化和素质、能力均衡发展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要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就决定了“育人”的诸多内容较之“教书”中的知识更重要。因此,要改变教学方式,认识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传授和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知识,更要用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做知识的主人。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要在新时代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
        首先是在传承方面,要鼓励教师参与陶行知思想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体技能”,通过培训、研讨、沙龙、交流等形式,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使他们能够更加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运用新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因有先进理念指引,教师可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学生学习更有成效。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树立榜样并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培养他们首先要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生活中的好行为,以充足的精神养分让他们的内在优势更稳固,核心竞争力更强劲,扣好他们“人生的第一颗口子”。另一方面是“提素质”。通过培训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全面梳理师德标准,形成自己的“目标清单”,用伟大教育家的精神和实践,鞭策自己、鼓舞自己,要求自己,将对爱的要求,化为自身对学生的爱;将对师表的要求,转化为切实的以身作则;将对奉献的要求,落实在自己扎根教育一线的实际行动中;将对求真的要求,落实到引导学生发挥主动能动,创新求变的教育中。
         其次是在创新方面,要通过创造组织机构保障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流传。第一,在师范院校创造条件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机构,通过保障组织、人员、经费,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将之作为科研、咨询、教育、培训一题的机构,充分利用研究的力量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第二、充分发挥陶行知研究会作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致力于开展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倡陶行知先生的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积极探索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也成立了陶行知研究会。这些研究会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和学术性的功能,开展要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向课题研究方向发展,探求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第三、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建设。目前,在有的地方已经先试先行,通过成立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的方式,发挥实际作用。例如广西陶行知研究会,共授予了166个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类型的学校,为“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在学习、研究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上的重要作用。这些实验学校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和作品作为“校本教材”,教师们以伟大的教育家为楷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他本人也用自己的实际作风践行了他的教育思想,把教育作为毕生不懈的追求,不遗余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风奉献自己的所有。在新时期,传承和发扬陶行知思想意义重大,有利于其师表精神、奉献精神的传承,以及用爱教育、平等教育、生活教育的理念的传播。要传承并创新发展陶行知思想,需要在教师的研讨和培训上下功夫,积极引导教师参与陶行知思想的研究与实践活动,要在创新传承机构和机制上功夫,探索高校中的、社会上的研究机构以及实验学校的建立,以期陶行知的思想在传承中找到合适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周莹.陶行知"爱满天下"的践行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0):18.
[2]黎君.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有效机制的建立[J].钦州学院学报. 2015,10(30):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