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0期   作者:刘丽
[导读] 核心素养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品质和能力
        
         刘丽
         本溪市平山区东明教育集团东明校区 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品质和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核心素养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工作都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做学科教学预备时,设计思路应该首先考虑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未来必备的各项品质。但是,根据教师对当前小学语文授课效果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而忽略了核心素养的价值,从而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没有把握核心目标。本文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措施
         前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立刻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语文核心素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在国内的小学教育中,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学生讲授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强调背诵与记忆,其教学方式也还是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无法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出来。
         一、主要内涵
         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六种素养:1)文化底蕴,通过将经典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2)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3)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4)思想品质,通过语文教学来熏陶学 生的思想和情感,逐渐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5)责任担当,将爱国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提高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6)实践创新,确保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且能够优化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要做到综合考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调整,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保障。
         二、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现状
         1.语文素养培养观念不合理
         在教育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在使用传 统的、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为了提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导致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考试中出现的内容,没有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的进一步发展。
         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
         受到小学语文教师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大消减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自制能力较差,没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只是盲目的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安排,语文素养没有得到提升。
         3.小学生思维能力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通过语文课程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但现阶段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机械的进行相关教学,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听课,往往难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很多习题和相关课程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小学生思维能力出现的问题也难以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师首先就要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教学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活动,任何单独一方的付出,其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了教学的这个本质,才能够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在互动交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才能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调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思维,有着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想法进行及时地了解,并做到深入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从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
         目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课堂还是最主要的阵地,因此老师就要重视对于课堂的充分利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适当的采取措施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
         课堂导入的时候需要采取更加新颖的方式,这可以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来,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就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老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直接的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来让学生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场景,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花是从土地中长出来的,为什么在课文的描写当中花会上学?花会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跑出来?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引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调动出学生自身的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行探索来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注重思维培养
         具体来讲:第一,教师应 注重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在大部分课堂中,普遍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设定的问题也趋于标准化,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 的训练。我们以古诗《游园不值》为例,教师可以不必顾虑其中生僻的词汇难以理解,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并提出疑问,之后教师再给予引导,答疑解惑,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主线,很少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从根本 原因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质疑。第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摒弃传统的一味重识字、重背诵、重写作,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大胆表达自己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的创新表达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美文都承载了各样的美:语言美、风景美、心灵美……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运用这些美文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教师开展教学时应带领学生体 会文中表达的美,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比如《草原》描写了内蒙 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课文通过描写蓝 天、清水、骏马和羊群,仿佛带领学生来到草原,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好。
         结束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从基于小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而进行的重要养成教育。因此,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詹长荣.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5):83.
         [2]刘碧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20,(18):178.
         [3]陈国绪.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20,(12):28.
         [4]龙茜.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2020,17(13):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