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联历史为例谈核心素养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0期   作者:肖登望
[导读] 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想品质和关键能力

         肖登望
         莆田擢英中学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三历史复习
         摘要: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想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科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五大核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目标。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以大核心素养引领专项提能,是突破高分颈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下: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要求学生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历史解释就是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家国情怀素养要求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核心素养对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 接下来笔者就以以苏(俄)联历史为例用历史核心素养指引高三历史复习备考。
一、运用唯物史观,理清历史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笔者在复习讲解过程中利用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关系。随着苏联国内外政治经济状况的改变,苏联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环境,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导致了很多艺术作品都带有冷战思维的色彩。学生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更能理解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二、运用时空观念,建构知识体系。
         只有正确的时空观念,学生才能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才会有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时间中有明确时间、隐性时间(如苏俄时期)、弹性时间(如20世纪初)。笔者在课堂复习中指导学生首先根据时间轴写出1917到1991年与苏(俄)联有关的事件。其次对事件分类归纳分析确定每个历史时期的主题,最后让学生课后再补充苏联重大事件?解读历史事件的重要前提就是具备时空观念,笔者通过时间轴上苏联的大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形成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观点。通过苏联历史时间轴的梳理,笔者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时空观念的意识与能力。笔者在课堂复习中提醒学生注意空间概念,如莫斯科、 彼得格勒、 斯大林格勒,由历史地点联系相关的事件,以便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历史事件、研究历史事物、生成历史观点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落实核心素养。
三、运用史料实证,加深历史理解。
         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础。 搜集史料的方法有查阅文献、访问博物馆、采访当事人 、上网查询 。学生通过史料搜集发现问题,进而独立分析与借鉴问题,有效提升史料搜集意识与能力。课堂复习过程中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对《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斯大林传》、《赫鲁晓夫回忆录》、勃列日涅夫的勋章、戈尔巴乔夫录音回忆录等史料的分类,运用史料实证的原则,加深历史理解。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史料辨别,在保障史料客观真实性的同时提升历史思维意识与能力。
         运用史料实证符合新课改标准要求,是培养学生实证精神,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提分的重要途径。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解读史料是调动学生历史学习课堂参与、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环节。解读史料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解读方法,可以对史料进行提炼信息、分类归纳、理解批判;二是明确解读内容,基于有效阅读与翻译进行史料理解;三是肯定解读目的,史料解读需要以史为鉴, 而非简单的阅读翻译史料。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引用两则观点截然不同的材料,引导学生史料解读,合作探究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四、重视历史解释,提高评判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需要结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四个方面,充分理解历史事物,并将其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高三历史解题的过程中就蕴含着对历史解释能力的要求,因此重视历史解释,能够提高评判能力和解题的能力。笔者接下来以一道高考题来展示解题的思路,分析的过程启迪学生解题必备的知识和复习的方向。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34.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题思路:第1步:时空观念审题干:苏联时期(1922-1991)。第2步:历史解读漫画:看漫画时间、作者、名称、意图、漫画中文字。图中文字: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开始建设,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建设的态度。第3步:注意设审问词表明,选项直接指向。第4步分析选项,注意选项核心概念和程度性用词 。选项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与题干苏联时期时间不一致,选项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根据20世纪30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排除选项B, 选项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不符史实,经济受战争的破坏 。选项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根据史实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D。
         笔者通过这道高考真题解读指引考生掌握必备知识有苏联(苏俄)国名的变化,苏联工业化,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及冷战。考生应该掌握关键能力有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合理的解读,正确解释历史事务,认识历史事务本质。这道题渗透的学科素养主要是历史解释的素养,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解释的步骤如下:第一让学生收集并分类阅读史料,全面认识历史事件;第二,辨别和分析史料,充分理解历史事件; 第三,学生利用掌握的史料形成观点,分析问题。课堂教学笔者指导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落实历史解释,提高历史评判的能力。
五、培养家国情怀,践行社会责任。
         笔者通过研究2015-2019年全国卷高考真题41题发现这道题的考查主题主要是围绕国家治理、制度建设、工业化问题、民族认同、民生问题、法制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历史教学的最终归宿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的复习中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通过和平演变战略瓦解苏联。所谓的和平演变手段多样,利用非战争的形式使一个国家的制度发生改变。和平演变是国家竞争的一种战略手段,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赢得冷战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构建文化自信。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笔者建议运用唯物史观,弄清历史关系,利用时空观念,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精神,加深历史理解,重视历史解释,提高评判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责任。高三复习是对高中知识的归纳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设计复习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历史时空观念的理解及其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3) : 13-17.
[2]刘航 .“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J]. 科教导刊 ( 下旬 ).2017(08)
[3]袁艳蕊.用核心素养引领高中历史课堂的几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