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最好的教育艺术--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0期   作者: 韩荣帅 孙倩
[导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韩荣帅 孙倩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路         472000

         摘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一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班主任教师,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真正实现小学生的“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同仁反思和总结。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唯有给予学生春风化雨般的关怀,用严慈相济的师爱感化学生,我们开展的德育工作才能像春日温暖的斜阳一样映照在每个孩子稚嫩的脸庞上。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师爱 德育  自我教育
         花开成实,花落成师。经历了多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坚定了笔者能够履行好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做事。要做到这些,只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运用教育智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温馨的班集体中乐学善问、健康成长。
         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必须扎实开展、稳中求进,不能流于形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寻常之处对学生适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在与学生共处的点点滴滴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出对老师的善意,在学生向师性特性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笔者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以下有关德育教育的拙见:
第一,纯化校风学风,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一直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将老师视为权威,而学生更多的是“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造成了师生的隔阂,不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倡导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可以俯下身子换一种视角来看待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行为,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以更加友好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相处。
         新入校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与追问,下课后在教学楼拐角处三五个小学生聚一块看蚂蚁搬家。这时如果我们以教师的权威呵斥他们回教室,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界的求知欲就会有所减退。而当我们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观察,试着让孩子把看到的现象讲给同学们听,这种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道德品质就会渐渐形成。
第二,发挥学生的向师性特性,做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接、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心智发育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在学校环境中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道德行为示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学生经常会无意识地模仿老师。我们之所以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强调"正衣冠,修师德",正因为大方得体、自然不做作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第三,关爱全体学生,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德育的开展应该在全体学生中铺开,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更是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关爱。
         作为一名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以成绩优劣对学生区别对待,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树立榜样、实践锻炼、自我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观念和一定的品德能力。
         在一个平行班里,相对于先进生,后进生更加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后进生更是绽放在墙角一株独特的蔷薇花。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师要给予后进生浓浓的关爱,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先进生的帮扶下,使后进生尽快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第四,强化细节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
         在德育管理中,凡事都要做实做细,强化细化管理。在班级内部笔者建立了量化管理制度,用加分和减分的方法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班级做贡献会得到加分,违反纪律就会减分,每周班会公布一次成绩,并表扬获胜小组。这样无形之中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也使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有利于德育的深入开展。
         在细节管理方面,笔者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比如值日具体分配到每个人,由组长负责检查。某个区域如果打扫不彻底,组长就能找到负责人让其打扫干净后再离校,这样进入正轨以后就会很轻松地管理了。
第五,发扬教育民主,合理处理学生矛盾
         在师生、生生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不利于班级团结。在接手一个新班之前,笔者都会给学生定规矩、讲道理,要求做到不骂人、不打架。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需要第一时间让矛盾双方迅速冷静下来,闭上眼睛反思自己的错误,然后向老师交待发生矛盾的原因。友好相处是化解矛盾最有效的利器,当气喘吁吁的两个人平静下来,给对方一个拥抱,双方手拉在一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怒气和怨言都会如一团乌云一般逐渐消散。
         有位作家形容过: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个园丁,一个班级就是你的自留地。地里的每棵幼苗都值得精心呵护,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影响着它的成长。我们要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给予学生和风细雨的师爱关怀,对学生适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品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时,品味自己走过的教师生涯,笔者会发自内心的会心微笑,浓浓的师爱已化作一泓清泉轻柔的洒向笔者热爱的每一位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们像沐浴在初春温暖的斜阳中一般温馨而又幸福。此时,笔者感觉自己已经走出了自己选择的路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周春艳.花开有声,以德育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规范[J].好家长,2018(A0):87.
[2]韩梅.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6).
[3]王文德.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