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0期   作者:郑艳芳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郑艳芳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密云区  邮编:101515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为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经探索实践,我采取如下措施,取得点滴效果。一、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性;二、培养批判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性;三、抓住生成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性。当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时,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教学设计  批判思维  生成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我采取如下措施,取得点滴效果。一、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性;二、培养批判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性;三、抓住生成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性。当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时,才能更好地架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沟通。
          一、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优化教学设计,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感受琳达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然后通过父亲的教育,琳达的思想进行了转化,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最后,在失去可爱的女儿温迪之后主动捐献女儿的角膜。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体会琳达一家人的高尚品质。这样的教学结构设计符合事情发展顺序,学生理解自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的角膜。”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走,教师指到哪学生学到哪,学生的自主探究完全无用武之地。
         下课后我陷入沉思,这样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学生的情感、自主探究的意识到哪里去了?于是我对教材进行新的探究。课文讲述的是三个捐献角膜的故事(母亲、父亲、女儿)。三件事经历了二十多年,琳达由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到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最后主动捐献女儿的角膜,这中间发生了巨大的情感变化,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变化,教学结构的调整是问题的关键。经过认真分析,我发现如果教学环节适当进行调整,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会被调动起来。在学生了解琳达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之后,如果让学生直扑课文的结尾——琳达主动捐献女儿的角膜。这一感情变化的强烈对比,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是什么原因引起变化,课文哪一部分说明了这一点?”一系列的问题会在学生头脑中出现。这时,老师再恰当进行引导,“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会大大增强。紧接着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画出父亲和女儿言行的语句,画完后和旁边的同学一起交流。

这样不但课文的重点突出了,而且新课程的理念也得到了体现。
         只有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才会发挥作用。
         二、培养批判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我经常采用“学生当老师,生生辩论”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学中把内容或写法相似的课文放在一起,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一部分,教师主要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其它段落交给学生自学。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课文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与解放军送别的场景,三部分写法基本相同。在讲解完大娘与解放军送别的场景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把剩下的两部分交给学生自学。我事先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组织自学讨论,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自始至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各组在充分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对所学部分进行讲解、总结,其余小组对此内容进行质疑。这种由典型引路,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然后到集思广益、思辨的做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抓住生成资源,激发学生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中一些随机生成的资源,教师是无法预见的。抓住生成资源,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如在《伟大的心》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理解加巴页夫对苏霍夫帮助时,谈到加巴页夫不顾自己身体受伤,关心苏霍夫,是因为苏霍夫是它的上级,所以克服困难关心他。这时我发现学生的理解发生了偏差,于是我及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同学们,假如躺在地上的是加巴页夫,苏霍夫会怎么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帮助他。”那么你对刚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异议?学生马上站起来说:“如果苏霍夫不是中尉,加巴页夫同样要帮助他,因为他们共同面对的是德国法西斯,是为了祖国而战,只有战友之间互相帮助,他们的理想才能够实现,这与他们个人的身份没有关系。”顺势,我向学生推荐了《青年近卫军》这本书,让学生感受那段历史,感受战友之间无私的献身精神。
         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学习会变成一种快乐;学生在训练中没有压力地学,他们会适应环境,体验成功。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沟通,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作者简介】郑艳芳,生于1979年9月,女,北京市密云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工作20余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