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餐后甜点”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余宇婷
[导读] 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余宇婷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
        【摘要】时代发展非常迅速,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增长的求知愿望、拓展思维需求以及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高要求。在语文考试中,课外阅读知识也占据了越来越大比重,所以采取措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开拓广阔视野、增加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采取各种得当的措施,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餐后甜点”。
        【关键词】兴趣  榜样  选择  结合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运用朗读吸引孩子
        从一年级开始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识字量普遍有限,自主阅读能力也比较差,大多需要家长、老师督促或创造有利环境来进行,多年来,我探索的一个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朗读。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老师要注重研究朗读技巧,如果在全班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就可以看到老师循循善诱的表情,听到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可以让学生的吸引力凝聚起来,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从教一年级多年以来,刚开始运用朗读的方式吸引孩子,实际效果也是比学生自行看课外书的效果好。不少学生第一学期对课外阅读兴趣并不是很高,注意力也不够集中,但经过老师反复朗读感染,到最后通过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专心致志感受课外读物的魅力,使学生对课外书产生了兴趣。
(二)激发思考引起兴趣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烈,在听课过程中容易被故事吸引,产生思考和联想。记得我曾经给孩子们朗读一篇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文章时,孩子们都惊叹道,爷爷怎么这么厉害呢?于是,心里对有一个这样的爷爷产生了期盼,这个爷爷还做了什么厉害的事情?这时孩子的兴趣有了,甚至有的孩子还特意让父母买这本书,回家再去阅读这个故事,在阅读的道路上,这些孩子已经迈出了宝贵的一步。
        (三)防止固守陈规
        传统的观念、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但在指导课外阅读过程中不必都要遵守。比如,不能要求阅读什么书籍都要求做笔记,也不能凡事都提出要“读写结合”。如果一成不变,就容易变成对孩子想象力的束缚,容易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要注重紧跟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孩子们容易接受的阅读方式方法。
二、为孩子树立热爱读书的榜样
        (一)教师的以身示范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学生是被教育者,对教师职业有着天然的信任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自觉不自觉进行模仿。因此,如果教师孜孜不倦喜欢看书,那么这位老师所在的班级,他的学生也会非常喜欢看书;不喜欢读书老师的班级,学生也难以形成看书习惯。比如,前几年,我和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是隔壁班,虽说优差生的差别不大,但是懂得课外知识的能力,我班差太多了,偶然一次机会我才知道,我发现那位语文老师经常在课余时间静静地在课室里认真看书,看到有趣的书籍会和学生一起分享,交流,他的行为让班级里的学生养成了热爱看书的好习惯,这就是教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
        (二)同学的激励影响
        低年级学生对行为举止没有太多掩饰意识,学习的争先恐后、竞争意识强,同学对个人的行为影响比较大。有的学生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掌握的知识点多,把他们的做法展示出来,可以给其他同学传导一定的压力和向上的动力。所以,如果有学生想上台讲他看过的书籍内容,我一定会鼓励让他在班中展示。记得有一次,我为同学们讲《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里面姐姐帮弟弟剪头发的故事时,有一位学生立即表达两姐弟为一条狗染色的故事更有趣,我就立即让他把这个故事读同学们听,其他同学看着他讲得这么棒,也产生了想展示自己的心理,于是去看课外书的动力更足了,从而达到榜样的效果。
        (三)父母的潜移默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模式还不固定,家庭的影响比学校更大。

从这个方面来看,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加难以培养,必须同时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阅读素养培养,通过培养家长的阅读热情,进而来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实践中,我们注重推荐家长同时看一些书籍,让家长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阅读学习,时间长了,孩子们也会拿起书本。
        三、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一)加强选择指导
        除了极个别的学生早熟、自制能力强、有独到见解之外,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必须接受更为权威的指导,对自身喜好的认知意识不强,加上接触的读物有限,人生的阅读刚刚起步,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了解不够深入等原因,他们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盲目观念。如果放任他们自己选择,就容易出现“偏食”现象,失去阅读的兴趣。为此,教师此时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努力加强学生阅读书籍选择的手把手指导,重点推荐适合低年级学生成长特点、有一定思想内涵、理解水平跟得上的读物,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推荐教学相关的书籍
        在教学过程中,由所学课程跟进推荐有关读物,是选择阅读书籍的好办法。比如,我在给学生讲课文《丑小鸭》时,我会同时问一下学生有没有看过《安徒生童话》,看过的孩子非常兴奋,认为和老师想到了一起,会立即产生自豪感,没看过的孩子会立即产生了阅读的浓厚兴趣。经过多次这样的引导,孩子会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找相关读物来学习,就为了下次我问的时候,他们也能成为回答“我看过”的那个学生。总的来看,给孩子推荐看一些与本人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能增长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
        (三)结合兴趣爱好
        离开了兴趣爱好的阅读,是难以持久的。为此,作为教师,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要非常注重加强与学生的经常性思想沟通,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及喜好,同时也要加强对图书市场的研究,对新出版书籍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推荐社科类、科普类、文学类等能够激发他们兴趣、有益他们成长的书籍,无论选择什么书籍,其中总的原则都是让学生通过看自己喜爱的书而深深地爱上阅读,培养一个阅读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
        (一)保证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语文教师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阅读现状,为此,教育要根据每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阅读情况,努力把文字作业的数量减少到合适程度,让学生们回家没有作业负担,而有时间安排阅读;教师还要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符合家庭特点的亲子阅读计划,每天、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利用睡觉前或者放学之后的一个小时时间,通过孩子读、家长听或者家长读、孩子听的方法进行阅读,或者让家长和孩子各自阅读、其乐融融。
        (二)设置阅读场所
        班级内,要因地制宜,设置具有现代特色的固定的图书角、阅览室,吸引学生去翻阅书籍。同时在教室里设置阅读成果展示栏,通过一张张的图片分享,好书(畅销书)书目推荐,让教室充满书香。同时,也督促家长在家里也设置一个比较温馨、适合阅读的空间,采取讨论、听书、领读等形式,让阅读充满学生生活各个角落。
        (三)浓厚读书氛围
        实践证明,良好的读书氛围对人的成长成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可以每年开展好书推荐、经典诵读、心得展示等活动,对读书家庭进行评比表彰,时代在进化,微信已经成为每家每户、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平台,教师可在每个班级里建立一个“读书微信群”在群里讲好故事、分享好短文,使阅读的氛围不断形成。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阅历和家庭,读书兴趣也各不相同。对教师而言,要通过征求意见、谈心活动、座谈讨论等途径,知悉各个年龄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阅读偏好,简单粗暴要求学生去读什么、不能读什么是非常不理智的。教师要因材施教,让他们接近、融入经典,真正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餐后甜点”。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06)
[2]梁春林.语文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J].时代教育,2004,(09)
[3]李晓琴.浅析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内江科技,200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