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第14期   作者:付悦
[导读] 地理信息生成体系和地图学都是重要的空间地理数据载体,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付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大队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地理信息生成体系和地图学都是重要的空间地理数据载体,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生成技术是经过地理信息体系完结的,其首要功用是经过生成的数据反映地理实体的具体位置和特点。地图学的特点是生成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反映空间内容,直观地显现自然地理和人文要素,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剖析和决议计划。
        关键词:地理信息生成;地图制图;一体化
        1地理信息体系与地图制图概述
        尽管地理信息体系同地图制图都可以被视为空间地理数据的载体,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但在运用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地理信息体系的首要作用是高效剖析、决议计划和规划空间地理数据,而地图制图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一致的各类符号呈现不同的地理要素。在地理信息体系与地图制图一体化进程中,不只需要从地理信息中获取GIS数据源,而且要顺利完结传统纸质地图出书作业。现阶段,许多软件都能满意上述要求,但其首要办法都是将地理信息体系与地图制图分为两个独立的进程,运用不同数据模型来安排和办理地理信息和地图符号数据。此办法存在一定弊端,会导致大量信息重复,然后降低作业效率,增加出产劳动成本。为了有用地将地理信息体系与地图制图相结合,有必要创立一致数据库,主张从以下思路着手:(1)忽视一方运用。(2)分别采集两组数据进行地理剖析和制图。
        2地理信息生成体系数据与地图制图数据在转换进程中呈现的问题
        (1)将地图数据转换为GIS数据。地理信息体系首要由三类基本信息组成,语义描绘模型首要描绘要素的分类和分类;数据项负责描绘要素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等辅助信息;首要负责数据体是用来描绘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联系的。但是,地图数据结构的内涵质量不能满意空间数据转换规范的相应要求。
        (2)将GIS数据转换为地图数据。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是地图信息的两大类,信息质量和数量都很清晰。直接信息往往是经过直接剖析取得的,反应进程是经过元素的分布和组合来完成的。因而,不能直接从空间数据转换中获取地图信息,需要经过空间数据生成符号来制造地图产品;此外,还可以经过其他途径取得合理的地图信息。从两者的区别来看,地图数据具有愈加多样化的数据表达形式,空间数据对数据的内涵质量提出了更为严厉的要求。因而,运用地图符号化办法,将地图数据分为符号信息和空间数据,在空间数据生成进程中,可以提高地图数据的内涵质量。
        3现有GIS软件的缺乏与一体化概念模型的完成
        3.1现有GIS软件存在的缺乏
        对当前地理信息体系软件剖析发现,它们大多数都是经过地理图层来存储、安排、显现和操作数据,但是,地图绘制的关键是有用处理符号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重视地理要素线划的漂亮。在GIS分层数据模型基础上,要想制造出科学、漂亮的地图,难度是非常大的。
        以几何图形为规范,CAD软件完全满意地图制图分图层要求,所以,合理运用CAD软件生成地图,可以取得较好视觉效果,但其数据剖析功用远不及GIS软件。作业人员要想更好地完成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有必要同时满意下面两个条件:(1)空间数据模型可以愈加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国际中的空间实体及其相互联系。(2)在空间数据模型基础上,生成的地图产品有必要符合人们传统的视觉体会和运用地图的习气。
        3.2一体化概念模型的完成
        地理信息体系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概念模型具体完成流程:
        (1)切实增强制图数据内部的数据质量,树立制图与空间数据的通用数据规范。(2)树立基于符号的数据生成平台。(3)数据办理和出产进程应与出产目标相匹配。


        4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一体化
        4.1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GIS数据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方法是制图和建库。然而,在数据的表达和存储方面,数据库建设与地图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GIS制图与分析无法实现协调统一。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4.2设计方案及设计模型
        在满足制图规范的前提下,以空间分析为最终应用目标,建立完整、连续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GIS的地图表达功能,更好地完成地理实体的符号表达是一体化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也就是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地理空间数据重组方案,对达到数据测绘要求的数据进行合理重组,不仅要满足数据仓库标准,而且要借助数据符号化实现数据映射标准,从而成功地完成了数据库的编译结果。集成设计模型不仅能直观地显示空间位置的强度,而且能生动地表达数据属性及其关系。同时,完全符合GIS软件的正常运行标准。GIS与地图学一体化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GIS软件分析模型是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点、线、面等要素为基础绘制的矢量地图。参照编码与基本信息分类相结合的数据字典,建立了分析模型。
        (2)地图学数据模型是严格按照地图信息生成规则和制图规范建立的数据模型。从以上内容可以推断,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助映射元素,相关的映射工作失败了,只分析了相应模型的信息。为了更好地满足测绘要求,相关人员有必要通过一些机制对丢失的数据进行补偿。
        4.3测绘数据补偿
        在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集成的核心过程。该数据库的建立完全符合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编码标准。应注意的是,在编码时,应将地图要素作为地图信息补偿的重要依据,即标注、线性对象和填充对象。工作人员需要从地理元素的属性字段中提取标签,并通过程序设置标注相应的位置;线性对象和填充对象由核心元素数据和专业算法生成。实际上,每个规则必须使用不同的参数来补偿不同的映射数据。同时,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补偿规则应用策略对同一地理特征进行补偿。如果能够弥补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缺失的地图信息元素,就可以通过专业的生产工作来配置信息和存储格式。
        4.4地理要素分层与符号化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制图数据有效地弥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缺失的地图信息,确保地图制图工作的顺利开展。地图数据完善结束之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数据库中的信息分类和数据组织仍需要参照过去的地理特征进行排列。地图数据补偿只改变了地理数据表现形式,没有从本质上彻底改变底层基础数据库。因此,为了有效处理好地图符号之间的压盖关系问题,需要利用GIS软件的符号功能进一步改进地图绘制过程。一般情况下,制图对符号叠加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结合道路、注记、水系等要素,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叠加。在此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例如,在同一地图中,道路有时出现在铁路上,有时出现在铁路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不正确的堆叠顺序或重复覆盖数据导致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影响地图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将字段与地理实体属性表区进行区分。例如,如果上层字段数值偏大,则下层的字段数值就会偏小。这样,系统可以参照字段值的大小进行有效判断,从而自动调整数据覆盖上下顺序,有效解决了缺少数据库制图数据或者存在重复数据覆盖等问题。此外,还需要统一要素风格,如在GIS中使用符号系统,可以提升地图的美感,同时方便辨认。
        结论
        一个好的地图一体化概念模型不仅要满足地理信息的生成,还要满足数字制图系统对制图过程的具体要求,这对数据模型的信息存储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一体化设计方案和模型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地理要素的层次化和符号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GIS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刘畅.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概念模型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277-278.
        [2]魏娜.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3):256-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