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以数的运算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邵敏峰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对互动教学法进行有效利用,以此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数的运算》为例,提出几点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邵敏峰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外国语学校,广东佛山 5282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对互动教学法进行有效利用,以此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性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数的运算》为例,提出几点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新目标,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将师生互动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管是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革新,还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师生有效互动实现教学新目标。基于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重点研究课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优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其一,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师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中,促使学生在一个相对民主、和谐的范围中进行学习,利于学生思维及能力的发展。
        其二,可以帮助学生从“要我学”状态中过渡到“我要学”的状态中,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凸显出来,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其三,能够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实现师生之间的心意互通,促使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
        其四,能够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激情洋溢的数学教学课堂,进而使得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很多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师生互动效率受到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为了互动而互动,甚至有些教学所采用的互动模式也比较陈旧,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二,师生互动过程中缺乏感情基础。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中都缺少有效互动行为,比如微笑、赞许的目光以及适当的指点等,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生硬,失去了互动教学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学生科学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所学知识的本质[1]。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章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实现互动:
        数学教师:某位同学最近发现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该同学计划每天读24页,需要用5天读完;同样的一本故事书,老师看的比较快,每天可以看30页,那么我几天能够读完这本故事书呢?
        学生:应该先将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算出来,也就是24×5=120页;最后用120÷30就是老师你需要用的天数了。
        数学教师:那120÷30等于多少呢?(学生困惑时,数学教师应该给予引导)同学们,你们想想是我看的快还是看书的同学快,那我看书的天数应该比该同学看书天数大还是小呢?
        学生:您看的比较快!说明得数应该小于5。

三四十二,120÷3应该等于4!
        数学教师:那你们有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是不变的!
(二)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而在新教学模式下,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通过提出合理数学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章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实现互动:
        数学教师:同学们,我们有自己出去买过东西吗?(四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单独去过楼下的超市买东西,所以可以很顺利的引出下面话题)
        学生:有!
        数学教师:那么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遇到过不是整数钱数的时候呀,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我们的小数加减法了!那么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呢?
        学生:用角减角,元减元,如果角不够就向元借,这样就算出来了!
        数学教师:那现在我们看一道小数计算题——12.3-5.9。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和我们去超市时计算找钱一样,可以看成带来12.3元钱到超市买了5.9元钱的东西,那售货员应该找你们多少钱呢?
        学生:3减9不够向12借,13-9=4,12被借走一个剩11,11-5=6。老师,这道题最后等于6.4[2]。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进而实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 运算定律》这章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实现互动:
        数学教师:现在我们来分组,然后老师会出30道计算题,看哪一组答得最快、最准。
        (这时数学教师在黑板上出30道与运算定律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对30道题进行抢答,最后进行小组统计,答对者可为小组加一分,当学生们完成答题之后)
        数学教师:下面我们向获胜的小组颁奖,然后让他们讲一讲计算又快又准的方法是什么好不好?
        学生:好!
        数学教师:那我们有请XX来讲一讲你的计算方法吧!
        学生A:我发现这些计算题都有规律,他们换个位置就能够快速算出结果,比如28+66+22这道题,28+22正好等于50,50+66很快就能算出等于116。
        (当学生完成讲述之后)
        数学教师:上面同学所介绍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吧[3]。
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师生互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为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新目标提供保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研究[J]. 新课程,2020,(31):85.
[2]郭建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 读写算,2020,(18):166.
[3]李羚. 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研究[J]. 家长,2020,(1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