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7期   作者:董继芳
[导读] 本论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董继芳
        重庆市北碚区双凤桥小学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兴趣;时间;空间;独立思考;有趣的语言;展示过程;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数学还是一门非常讲究理性思维的学科,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实现数学教学的这一根本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要善于利用教材,诱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现在新教材的特点:图文并茂,从直观上就给学生一种美感,而且寓教法于教材之中,寓数学游戏于教材之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实际操作的材料,例如: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等小活动,就是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们可以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教师要善于组织教材,化难为易,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促进知识的迁移,比如: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正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迁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到小数的简便运算中。这样,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从而对学习数学有了内驱力,就会乐意去思考数学问题 。
        二、设计好问题,并有的放矢的指导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充分的利用好这四十分钟,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对教材的重、难点,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这样才能针对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出关键性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且对于那种思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很好的得到培养,教师还应设计好有助于学生继续进行思考的提问,引发学生展开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教师对问题的提示引导不能直接给出某种方法,以替代学生的思维,那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人的思维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其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提出后,教师往往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即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害怕出现“冷场”的局面,或者担心因为思考占用的时间过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所以,一旦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就急于启发引导,不顾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把学生引入教师早已为之设置好的“思维圈”内。这样不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教师超前引导的教法,常常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和老师同步,甚至被教师抑制。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启发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还是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思考在前,尝试在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确思考的目标,并主动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用有趣的语言,刺激和促使学生再次思考
        数学课的语言是比较平乏的,没有语文课那么感情丰富的抑扬顿挫和激情澎湃,所以,学生听着听着,往往就有些走神,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就开动不起来。所以,我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当前电视综艺节目中比较活跃的词汇,例如:你确定吗?真的是这样吗?改不改?需要使用求助热线吗?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我一问:“确定吗?真的是这样?”学生马上就怀疑自己错了,立马否定前面的答案,但多这样问几次,有了前面的或对或错的经验,他们就不那么轻易否定自己的答案了,而是会再次沉思,自己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当我问:“需要使用求助热线吗?”这句话,也比说:谁再来说说?更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一句:真的是这样吗?也可以促使学生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他们有的会口头解答,有的学生甚至会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到前面来指着题目说?或者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到黑板上画图?在新鲜语言的刺激下,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思考问题的理性,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数学语言也要注意时代的特点,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认真思考,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 五、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也就是不光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再次呈现出来,进行反思,总结,从而悟出其中的知识规律。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思考中的不足之处,适时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另外,由于班级学生的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这样还可以使那些解答不出或解答出错的学生懂得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此的学生教学生,对孩子们理解知识是很有帮助的,他们同龄人的思维交流,更有利于真正的掌握知识。而在对各种不同思考方法进行比较的同时,还能使全班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使其思考过程得到优化。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从课堂做起,在实践中且教且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