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教育失效的原因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张法兵
[导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曾引起公众轰动的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
        张法兵
        湖北省随县小林镇中心学校  431517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曾引起公众轰动的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一名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竟做出如此残忍的举动,不禁让我们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成绩单”产生了质疑,在我们的德育下,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水平是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的德育为什么会失效?
        一.关于德育
        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狭义的德育教育则专指道德教育。今天,我们在这里撇开思想、政治教育,只就道德教育的失效做一个研究。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道德知识是知识的一部分,它还包括情感、意志和行动,是可以传授的。由于道德品性的个体生成是在一定的价值情景或价值影响中完成的,因而道德教育的应当是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和隐性课程的统一,是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
        二.德育的有效性
        德育的有效性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品德。使受教育者能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明是非,知荣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德育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的内在效果,能否从内部指导学生的行为表现;2.德育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发展;3.德育是否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和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效益。当然,这最后一点有待商榷,因为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追求效益。
        三.中小学德育失效的原因
        下面将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的偏离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育失效的原因。
        首先是德育目标的偏离。德育的目标应当是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和需要出发,关注个人价值。其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教育者应当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促进个体道德的自主建构。而如今的德育目标却紧紧地和社会利益与政治阶级联系在一起。从社会取向定义德育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按照社会公民及其基本规范的标准来要求并实现某种社会期望和目标的“社会角色”,这从本质上背离了德育的初衷。学生的行为都是为了符合“社会道德”,为了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社会人”,而不是处于内心对道德的认可,缺乏独立自愿的道德行为。这并不是否认德育的政治属性,只是不能舍本逐末,失掉了德育的本质属性。
        德育目标的偏离直接影响到了德育内容。

我国传统初、高中的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道德、劳动、民主和法制教育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在庞大的德育体系中只是匆匆带过,在份量上严重不足,这又怎能保证学生道德教育水品最终能达到预期目标呢?
        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德育的教育内容也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目前的德育课堂上依然充斥着思想政治课本和经典的道德教育典范事迹。尤其中小学课本上对具有政治意义人物的典型刻画,是背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皮亚杰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儿童在12或12岁以上才能对祖国之一概念获得恰当的情感价值。
        其次是德育方式的偏离。德育的关键在实施,实施的关键在课程,在于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做。德育应该有传统的“道德灌输式”宣传教育到注重内化接受与主体实践的德育新范式。德育的方式不应该仅限于呆板的课堂教育和校训校规的行为限制,这无法从让学生真正建立起内在的道德价值体系。
        四.如何解决德育失效的问题
        德育目标的偏离是根本,只有从纠正德育目标的偏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失效的问题。
        德育目标的偏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纠正:首先教育部门要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念,意识到德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自由独立的道德主题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二,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发挥社会的人文渗透力量,在社会创造道德模范效应;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宣传,树立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意识。
        在德育内容方面,一是政府要加大道德教育内容的比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舍本逐末,或者偏此废彼。政治教育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政治特性是次于道德特性的,因而要关注道德教育,以培养独立、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为首要目标。二是应加快德育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当代生活,将空洞的道德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容易理解,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内化为学习者的内在品质。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珍贵品质。三是要是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者的学习特性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的时效性。
        在德育方法方面,关键要着力于德育模式的创新。要改变传统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多向交流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活、管理和文化娱乐交流形式,寓教于学、于美,在交流与互动中实现道德思想的传递与理解。在教育载体上,也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本载体形式,要从课堂载体、教师队伍形象建设载体、学校管理机制载体和学生道德活动载体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德育。另外,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加强评价与管理工作,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测评。
        最后,还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方式的实施,使学生产生对道德学习的诱因,并增加和深化这种诱因,发挥学生在道德学习的主体地位。要转变激励机制,运用各种形式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体验道德的换位性思维训练,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感受和行动来实现德育的目的。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确保学生在个体的真实体验下实现自我反省与教育。同时,教育者在德育中扮演的角色也要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保姆加管理者”的形象,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建立师生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新型引导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我辨别和伦理行为的选择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