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开展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郭长征
[导读] 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阶段
        郭长征
        唐山市教育局   063000
        摘要: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阶段,各省份在做好严格防控疫情措施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地区陆续有序开学,重点先保证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安全返校复学。那么,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早操以及课外活动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展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度疫情期间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疫情期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策略
        近些年来,在中学课间操的基础上出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当下我国中学的一种常态化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在各式各样级别的演示和评价的鼓动下,大课间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大课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为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并通过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的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感染人群遭遇生命存活严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生命极其脆弱。《周易·系辞》有云,“天地之德大曰生”,天地之间最崇高的道德和伦理是敬畏生命、抚育生命、拯救生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是当前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新冠肺炎防控会议上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并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彰显出党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至高价值的赤子之心,体现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也表明了对人民生命的保护和健康的维系,是重大疫情防控的根本要求和政治任务。临床医学表明,人体免疫能力是有效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的生理学基础。运动科学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健康,提升人体免疫能力,是有效预防呼吸性传染病感染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教育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以增进身体健康为口标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功能,指导学生科学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人的生命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体育通过在线教学,指导学生在家庭等特殊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能有效强化体能水平,增强免疫能力,具有帮助学生远离传染性病毒侵害,保障物质性生命安全的重要价值。
二、疫情期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
        室外大课间活动应视疫情发展走势各地酌情把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室内操。活动时,要求学生前后左右距离间隔1米。坚持开窗通风,利用课桌、椅子、弹力带等做一些拉伸动作,也可采用节奏性、实效性强的徒手操,达到全面活动学生全身各个部位关节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在做完上述拉伸和徒手操后,可借助桌椅进行克服自重力量练习,恢复上下肢力量。练习时要教育学生不得相互干扰、注意安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组织与管理。如进行分组轮换练习,同桌之间相互监督,一人练习一人监督辅助,保持间隔距离。


        1、减少同时开课的班级
        学校要根据运动场地的大小,限制同时开课的班级数。大课间场地标准大致为:每个班级两个篮球场大小或一个7人制足球场大小。根据上述场地大小,分区域、分班级进行大课间,避免班与班之间相互干扰,体育教师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防止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学生串门,看好“自家区域”,管好“自家学生”。
        2、避免学生过度聚集
        大课间前避免学生聚集成群,体育教师提前到场,引导学生到指定区域活动,学生在指定区域内散点等待大课间开始。大课间中,一是,集合队伍一律采用错位、体操队形站位,要求前后左右距离至少保持1.5米以上,不得采用通常的密集队形集合。二是,教学内容以独立(个体)体能练习为主,不进行对抗性、近距离、肢体接触性的球类活动,可以适当传习隔网对抗的羽毛球、板羽球、嗒嗒球、乒乓球等教学内容。多采用田径教学内容中的跑、跳、投类,武术套路、垫上技巧、单双杠等教学内容。可利用小垫子多做一些垫上的核心力量练习。三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合理调控运动负荷。开课前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能水平,可做一次学情问卷调查。开学后两周内要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逐渐恢复学生体能,切实关注特殊体质学生群体。在活动中、后要随机测定学生的即刻脉搏和恢复脉搏,科学合理地调控运动负荷。课堂上的集合小结采用体操队形,错位站立集合,密切关注学生的恢复状况,提示学生做好保暖和手部卫生工作,为了避免扎堆和拥挤,体育教师可以分批让学生去做手卫生。
        3、特殊情况特别关注
        戴口罩进行运动时,要考虑运动强度制定的合理性,避免学生缺氧。建议如果是单人独自练习时,又在比较空旷的室外,根据国家建议是不用戴口罩的。如果是大课间前、大课间后集合、等待练习和合理休息时可以戴上口罩。如因一些练习需持续时间较长、吸氧量较大时,要适时提醒学生摘掉口罩,等呼吸顺畅后,再戴上,戴与摘交替进行。另外为避免运动场地冲突,大课间的排课尽可能机动灵活,这样可以保证体育场地的合理配置使用。
    4、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课间体育活动效果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尤为重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也是如此。学校应当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考核体系中,并立足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如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情况,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成绩统计、体能检测等方式实施评价。一方面,通过完善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也提高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指出明确的方向。
三、结语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应该是放松学生的身心,舒展身体,缓解压力与疲劳,所以应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其首要目的并不是强身健体。因此,即便实在疫情期间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方法,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正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中学生培养,真正促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嘉堃,陈宇婷,单亚萍.中学大课间操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36-37.
[2]杨松.疫情下的体育教学探究[J].速读(中旬),2019,(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