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九中学 邮编443011
摘要:书法既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汉字文化的精髓之一,学生学习书法是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的初中书法课堂中,练习书法是比较枯燥、单一的内容。每一横、每一竖、每一个弯钩都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才能很好的掌握,由此,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不高,这也致使书法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低。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初中书法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以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要远远高于“篆隶楷行草”的认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结果。然而现在很多初中生“提笔忘字”,作业本上的字更是“龙飞凤舞”,要间架没间架,要结构没结构,也常常会发生在考试时,明明书写的很正确,但就是因为字迹过于潦草没有得分。一些学校与教师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开设书法课堂,让学生练书法。但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让原本单调的书法练习更加枯燥,书法课堂教学效果甚微。如何提升初中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
一、引入趣味元素,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主动性
以往的初中书法课堂“因学而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硬性要求,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埋头苦练,这样的教学效率自然不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觉这个“东西”有趣,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尝试,愿意花时间去研究、练习。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那就是因为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所讲的东西是有趣的,是他们所喜欢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元素,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聚集到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书法教学开展之初,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剪辑处理等,为学生创设趣味十足的“书法”课堂教学导入,让视频中的音乐、画面、历史、文化等,迅速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书法”学习产生强烈的期盼,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主动性。
二、精选音乐嵌入,营造学生学习书法的氛围
不可否认,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够稳定,在加上书法学习是大量重复的过程,确实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与音乐相通的,正如书法名家张怀瓘在《书议》中所写:“书是无声之音”,它们都可以作为情感的抒发方式,而新课改教育理念也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养成与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教师在初中书法教学中,要把两者恰当的融合,不仅为学生学习书法营造了更为轻松的氛围,也让学生对于书法课堂产生了愉悦的感受,为接下来的书法学习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因素。与此同时,音乐有韵律,有“一唱三叹”,书法同样是也是有节奏的,如,我们在写“横”时,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在每个过程中,提按的掌握、轻重的差异、速度的快慢等都是由一定的节奏,这样写作来的“横”才不是僵直的、死板的。
三、巧借心理因素,帮助学生树立书法学习的信心
在书法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是某些学生用心练习了好久,但自己的“书法”仍没有起色,这时候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动摇练习的信念,不仅是不在喜欢书法,甚至还会有些厌烦。努力后依然没有成功就放弃,这也是常态,不仅在初中生群体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心理暗示,或者更为直接的鼓励,让他们体会到练习书法的小小成就感,进而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逐步建立起信心。例如:笔者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就会细致分析学生每个阶段的书写作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前后变化,以至在学生心理出现变化,可能要放弃的时候,及时给予疏通,给予鼓励。又如,笔者也会经常开展一些学生互评的书法评价活动,让学生对其它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找到他人书法作品的可取之处,并说一说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不足、今后要改正的地方。同时,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教师在对最优秀的作品给予评价。这样的生生互评活动,能够激起学生竞争的心理,让学生在相互良性的竞争中不仅树立了书法学习的信息,还促进了学生们书法共同提升的目的,提升了初中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与蓬勃发展,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一些初中学校与教师所认可。它既可以当作艺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当作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由此,教师在初中书法教学中,要以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活动给予学生鼓励,树立学生学习书法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初中书法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菡. 例谈初中书法有效教学的策略[J]. 江苏教育, 2017.
[2] 李德民. 谈初中书法教学的现状和有效策略[J]. 软件:电子版, 2014, 000(009):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