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邢国栋
[导读] 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具有较大的影响
        邢国栋
        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322200
        摘要: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与运动意识的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在田径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活动的动力,同时在学生与师生间合作交流中,学生的田径技能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体育; 田径教学;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表现的不够成熟。在体育教学中希望能够通过开展田径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但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为此体育田径教学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本文将针对合作学习在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帮助。
        一、合作学习对田径教学的意义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在田径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田径产生足够的兴趣,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集中到体育活动中,在彼此的鼓励和合作中完成体育任务。这样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有效,它能够在提升学生的运动素质和技能上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对田径运动产生自豪感和好奇心,教师如何能够再多进行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就更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在一起组合成为小组,大家会为了小组的荣誉不断地提升自己,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切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力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和培养学生对田径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田径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培养
        教师在实施田径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对其进行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促使学生田径素养不断提升。同时,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意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应针对性进行指引,设计教学方案,对其进行培养,逐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田径教学中,接力项目是非常典型的团体合作项目,其包括4×100米和4×200米以及4×400米等多种接力比赛类型。对于初中生而言,身体已经发育到较高水平,满足开展接力比赛的条件。因此,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短跑接力比赛,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强化,也能较好地锻炼其身体素质。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基本的接力技能与规则之后,可以安排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比赛活动,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激发,促使学生的集体感与荣誉感不断增强。在此情况下,学生参与接力比赛时,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为小组成绩尽最大努力,进而取得更好的练习成绩。
        (二).体育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的作用
        在当前的课堂中,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在田径教学中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则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体育教师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引导职责,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有效的引导,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为学生的田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方法融入到体育田径教学中。另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学习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能够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获得一定的进步,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构建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实施初中田径教学时,教师采用的评价机制,实际上会对学生学习起到导向作用。学生通常会根据教师评价的依据和准则,设置自身的学习活动。要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在构建评价机制时,将合作学习理念融入其中,以此对学生的田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提升。
        在实施铅球等项目的训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先就学习效果展开自评和互评。学生在自评时,主要依据自己的铅球成绩,无法看到自身的动作和姿势是否规范等。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姿势和动作的相互评价,进而可以吸取各自的优势,改进自己的动作,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促使其体育能力得以提升。仅仅依靠学生自评与互评,显然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因此教师还应在总结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在铅球运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不仅关注学生个体表现,而且要关注学生所在小组的整体表现,以此构建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田径知识与技能。
        (四)借助田径活动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极强的吸引力。基于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不妨展现出这些优势,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妨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让初中学生“随意”“任性”地完成相关的体育训练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安全无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重视对热身活动的设计。教师通过有趣、有效的热身活动让初中学生在参与后期剧烈活动时能拥有安全保障。例如,我们的教学会包含短跑等相关内容。那么,教师可在学生的热身活动中添加趣味性活动,可选择“蛇形跑”“螺旋跑”“听数抱团”“拉网捕鱼”“跳绳”“套橡皮筋”“猴子抢球”“传球触人”等活动。在这样的热身活动中,初中学生就会表现得极为积极。学生因为“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就会对后期的教学内容形成期待。从“教”的角度而言,我们就是在“施教”。
        结论:总体来看,在初中体育教学时,田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引入合作学习等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不断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对其团结精神与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进而改善田径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田径方面的素养与综合能力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星璐.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J].田径,2020(2):5-6.
        [2]李海林.解析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J].新课程(中),2018(6):150.
        [3]莫钻林.“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