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读写绘 加强部编版教材的句式训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李华
[导读] 为了给孩子的作文起步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可行的
        李华
        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     365000

        为了给孩子的作文起步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可行的,也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将写话训练日常性融入阅读教学中,让教材文本成为学生写话训练的第一资源。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选择了读写绘来充实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低年级孩子识字少,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但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课文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低年级孩子,正是特别爱涂爱画的年龄。写绘,可谓投其所好,是儿童阅读童书后用画笔对这个特定生命阶段的完整讲述。通过写绘,孩子将绘本故事进行创造性地续编并以“绘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美好心灵和情愫,为自己幼小的生命涂上最亮的底色。
        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首先我从教学入手,在学完一段或一篇文章之后,要积极鼓励孩子们边读边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孩子把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
        模仿是学习习作的最基本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汲取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法,模仿教材的文本语言,学习写话。有了文本的依托,学生人人会说,人人会写,个个乐写,理可喜的是学生在模仿写话的过程中习得了规范的语言。
         一年级两册教材中很多篇课文采用了相似句子或段式反复出现的结构类型,针对文本的这种特性,教学中可以采用完全仿写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行文特点,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读写绘。比如《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中,文本中“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教学中可以把这段话作为训练点,让孩子想想,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仿照文中的这段话写写。当然,在对文本的一段话进行仿写训练时,我们要努力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孩子在课上畅所欲言,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注重句段结构的指导,使每个学生的写话内容不尽相同,达到仿中有创的效果。陈子煊小朋友是这样写的: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能走出三明。美丽的江南小镇,有一条清清的小河,一座弯弯的小桥,古色古香的街道。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梦,或许很难实现的梦,让孩子在这里说一说,并写下来,再画一画。这篇文章和孩子的生活很接近,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他们感同身受,很容易有话说,他们会自动套入自己的生活,他们会滔滔不绝。有了课文的段式作依托,学生都能写,孩子都有“章法”可循,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借助绘画和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经验,对家人的感恩。《夜色》这篇课文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谈起孩子们晚上看到黑夜的趣事,孩子们就很有话说,这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说,孩子在表述中已然将自己融入其中,很自然地表达了自己在黑夜中的亲身体验。陈子煊同学是这样写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最怕天黑。妈妈把英雄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还是害怕。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公园散步,我才发现夜晚的天空这么美丽,我看见月亮带着满天星星跟着我们漫步在沙溪河畔,河边五光十色的街景倒映在水面,夜色真是美丽极了,我再也不会害怕天黑了。”还有更有创意的,黄诗涵小朋友这样写:从前我胆子很小很小,一到春节就不敢往外跑,妈妈把年兽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还是害怕。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门去,原来烟花这么美。我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从此再过春节,我也能看见烟花在夜空中舞蹈。还有邓昊泽同学的:从前我很怕狗,爸爸偏要拉我去邻居家看狗,原来小狗居然这么可爱。我走过去摸摸它的毛,它轻轻地叫了几声,对了摇摇尾巴。这就是孩子的创新,孩子的思维很灵活,我们在引导时不能局限在课文中,要引申出去,老师在这只能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孩子的思维活起来。比如教学《彩虹》这一课,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们喜欢奇思妙想背后的神奇想象,喜欢奇思妙想后的夸张有趣。学完以后,有好多话想说。于是我布置了这项作业,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你的奇思妙想,孩子的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杨若汐同学这样说:妈妈,你那条粉色围巾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彩虹桥上。把围巾变成一件又舒适又温暖的大棉袄。送给在高山里的小朋友们,你看见了,高兴吗?林睿扬小朋友是这样写的:爸爸,你的眼镜呢?我想把它拿到彩虹桥上,变成一个魔术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就可以把城市打扮的更加美丽,我们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妈妈你看见了,高兴吗?在引导孩子说话时,有意识地往别人没想到的地方去指导,不一样就会另类,不一样就会特别,不走寻常路。课文《四个太阳》大部分同学想到的是画四个太阳给花花草草,让地球更美丽。人人都写画个太阳给人们,帮助人们做事。但有些孩子却与众不同,蔡雨宸小朋友是这样写的:我要画个彩色的太阳送给地球,红色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世界各地消灭新型冠状病毒,让疫情早点结束。蓝色的太阳照在动物身上,告诉人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绿色的太阳照在花草树木上,大家一起爱护环境,注意环保。黄色的太阳照在小朋友身上,让小朋友们团结友爱,健康成长。还可以写绘诗歌让孩子创编诗歌,并根据诗歌内容绘画。

比如在教学《动物儿歌》时,文本中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图,一句句点到即止的话语,都很形象地描述了动物的特点。有了文本内容的铺垫,孩子们从熟知的动物入手,写出了一首首有趣的儿歌。黄骞同学是这样编的:鸟儿树上把歌唱,蜜蜂花间采蜜忙,小鱼水里吐泡泡,小狗草里捉迷藏,老鼠洞里呼呼睡。还有陈子煊的一句儿歌配上一幅图画,也是很好地表现了诗歌的内容。还有像陈泳霖这样的,把所有的动物都画在一幅画上,然后写了好多句儿歌。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很好。
         写绘作业是慢的艺术,我们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积极的心态。每一份写绘作品都有一颗可贵的童心。教师一定要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要学会“倾听”和“欣赏”。做为成人也许有时候读不懂孩子笔下的线条及人物的含义,在绘画之外,可以和孩子多交流,这样老师积极想听的心态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去表达、去阐释图画的意思。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创作,别给孩子增加负担,时间尽量放宽,让读写绘作业成为她们学习之余的一种兴趣,还要积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配合这样就能呈现出优秀的作品。当一部分孩子完成绘本作业后上交,我都及时在展台上讲评孩子的作业,不管孩子做的如何,老师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大力的表扬与鼓励。这样无形中也激发了孩子做读写绘的信心,还会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每次作业虽说自愿完成,但每个孩子都能如期地交上作业。这样训练面就广了,不管是什么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这样的句式训练。所以孩子们在读写绘中不断地进步,提高了语文素养,或许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文本中有那么一些话题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有那么一些故事是学生们身边天天在上演的。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们可以恰当地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话题,从文本中走出来,写写自己身边的故事。在教学《怎么都快乐》这一篇课文后,引导孩子说说,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快乐吗?让孩子说清楚,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提问引导,慢慢地学生们明白了要如何表述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当孩子爱上绘本后,我逐渐提高读写绘的难度,从课外收集绘本,我从班级的图书角发现了曾子鹭同学捐给班级共享的绘本《和爸爸去爬山》,读这类绘本时,故事通常是跟随PPT一起前进的。在故事讲完后,最好能让故事再重新连贯的讲一遍。这样可以让孩子对整个故事在大脑里有一个完整的连贯性。于是我通过屏幕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并请班上的杨若汐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一说读绘本,孩子们表现得特别认真,听得非常专注,连平时班级里特别好动的几个孩子也能被深深地吸引,绘本对孩子们而言,有着一股无法抗拒的魔力。因此,孩子们总盼着星期一儿童阅读课的到来,盼着同学们给他们读绘本。通过孩子们一个个上台讲故事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能力,也增长了更多的见识。孩子在读完这本绘本后,创作出了《和妈妈去成都》和《和爸爸去郊游》《和妈妈一起包水饺》《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和爷爷一起种西瓜》等等优秀作品。我有时会在双休日里布置写绘作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油画棒在卡纸上重续故事,并配上场景解说词,和写一篇都是文字的日记或作文相比,读写绘不仅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画自己喜欢的画,还能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画的意思,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感觉到这种作业和一般的作业不一样,每次布置这项作业,他们都很开心。有时候一个星期没布置这项作业,孩子们都会来问:老师,什么时候再做读写绘的作业啊?家长也共同参与,促进了亲子关系。我想这才是有意义的“作业”.布置回家做绘本的时候,让孩子先给父母复述课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在家长的陪同和帮助下共同完成绘本。其实这样做实际上也融入了亲子共读的成分,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形式。初期,老师要求家长把孩子完成的作业发到群里与其他同学分享,孩子和家长们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就会有了创作的灵感,写话的动力。老师通过在微信群里与家长的交流适时发现孩子在完成读写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每一期孩子的作品就会更加的完美。孩子也会越画越有信心,当然,老师或家长的指导重点不在于绘画技巧,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指导,而且你的指导恰恰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绘画、说故事时的态度,要鼓励孩子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在作业中。孩子的写绘作业,同样也是三种语言的美妙结合:孩子自己编故事,再画下来,配上说明图画故事的文字。这样,三种语言得到综合运用,对于孩子发展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的能力大有益处。对于孩子的作品,我们只有一个词:欣赏。孩子们一期期的读写绘作业呈现出来,我都拍照存档并发到朋友圈,每个孩子呈现的作品水平高低不同,但不管好与坏,我都一一发到朋友圈并加上一些自己的评论语言,将孩子的所有作品制作成音乐相册发到班级群里,孩子会通过父母的手机看到自己的作品,他们会兴奋不已,更有了创作的热情。孩子们优秀的作品,我都在后黑板展板中展出,色彩缤纷的教室于是成了孩子们梦幻童年的乐园。我在班级网站中建立读写绘专帖,将孩子的优秀作品,发到网上,让孩子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孩子们去发现每个伙伴写绘作品中的优点,共同分享,并在后面的读写绘中不断超越。运用表扬信,鼓励写的好的同学。通过此举激励更多的家长与孩子的自信心与兴趣,让学生对读写绘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热情。通过写绘作品的展示评价,将会使孩子生命的底色更亮丽。
        读写绘是低中年级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让我们充分利用文本,用心去发掘它,让写话练习从这里一步一个脚印迈出,相信我们一定会引领学生赢在写话的起跑线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