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袁桂莲
[导读] 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非常关键,
        袁桂莲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     256600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非常关键,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使得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如何利用核心素养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为初中教师讨论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进行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和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期,在初中阶段强化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精神得到切实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让学校越发关注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需要教师提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将核心素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强化对学生基本法律素质的培养
        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较少,缺乏对于社会的深刻认知和对法律知识的深度了解。为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让学生建立对于基本法律知识的深刻理解,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升,需要教师关注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进行授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升[1]。
        以“维护宪法权威”的教学为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深化拓展。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明确法律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此外,需要学生建立对于我国立法进程的深刻认知,明确依法治国的作用。借助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我国“依宪治国”的必要性和意义。此外,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明确,通过法律可以有效调节社会关系,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本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学习相关法律,加深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让学生的法律修养得到切实提升。
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
        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托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课程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强度和效率。

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热爱新鲜事物并且好奇心较重的特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以电子白板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其回放、图片、绘画、书写、重点凸显、注解等各项功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待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后,加以科学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2]。
        以“我与集体共成长”的教学为例,为了加快构建良好的集体,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建立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认知,与集体共同成长。教师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为学生呈现中国女排及接力比赛等需要通过集体合作才能获得胜利的比赛项目,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学生展现中国女排的采访,让学生切实感受她们之间的团结氛围,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有所收获。此外,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还有投票的功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回答问题。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可以充分结合各类教学素材,让学生对此展开思考,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深度交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将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进行拓展
        要保障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变过时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为了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需要教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持续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体会道德与法治的作用。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将学生的生活情景进行再现,便于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呈现,缩短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建立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便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彼此交流看法[3]。
        以“学无止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1)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2)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在学习?(3)通过学习可以带给我们什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学无止境”的认知,让学生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持续优化教学手段,转变教学理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让学生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和道德情感教育得到切实保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学手段,以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富荣.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20,17(23):40.
[2]何迎春.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59):113-114.
[3]徐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9):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