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运用科学实验提高提问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卢红宾
[导读] 在新时期下,教学工作者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提问能力来说
        卢红宾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中枢小学,云南省 红河州652400

        摘  要:在新时期下,教学工作者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提问能力来说,它是小学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对于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提问能力
        所谓提问能力,主要指的是敢于、善于以及乐于提出问题,并且搜集相关的证据,以此证明个人的疑惑。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验对于学生创新、提问等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教师要多加鼓励和引导,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以此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基于此,以下就科学实验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展开探讨。
一、在教学情境中提高提问能力
        在新时期下,教育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就是其中之一,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具体来说,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对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逐步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形成探究问题。例如:在教学“铁生锈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展示一块不生锈的铁片、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两块铁片[1]。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两块铁片所吸引。学生说道:“老师,这两块铁片的表面好像不一样!”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其中一块铁片的表面比较光滑,另外一块铁片的表面比较粗糙。”教师:“那么这两种东西是一样的吗?”学生①说道:“我认为是一样的!因为这个东西都是铁!”学生②:“我认为不一样!”当学生提出个人想法后,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疑问。学生③:“我发现铁片较韧,而铁锈则较脆,这是为什么?”学生④:“我发现铁片可以吸引磁铁,但是铁锈却不可以,这是为什么?”学生⑤:“……”在教学情境之中,通过交流、质疑等,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辨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在无形之中进入了科学探究之中,提问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在数据分析中提高提问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其中涉及到不少量化实验。对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量化实验利用起来,带领学生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证据能力、提问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为各个小组设置这样的任务,即设计实验探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缠绕在铁芯上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否有影响?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探讨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意见整合起来,达成共识:缠绕圈数相差多一点,实验现象会更显著[2]。在实验环节,由于所缠绕的圈数是由学生设定的,在记录完数据之后,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不同的两个小组所缠绕的圈数分别为六圈、七圈及八圈,结果相差不大,甚至缠绕六圈的时候,偶尔还更强。对此,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提问:“这可以归纳出结果吗?这该怎么办呢?”话音刚落,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当重新实验,再次观察并记录数据。于是,教师指导各个小组观察与他组的数据,认真对比、分析。这个时候,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是不是他们缠绕时,圈数太过接近了呢?”“是不是他们的步骤不对呀?”“……”接着,教师再让各个小组重复上述实验,在此之后,学生发现:由于缠绕的圈数相差不大,所以电磁铁磁力的强弱也不显著,有的时候缠绕六圈比缠绕七圈和八圈的强,但是有的时候又更弱。从而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拉开距离,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在数据对比之中,通过分析、质疑,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问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科学意识也获得了有效的培养。
三、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提问能力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和探究,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大胆质疑,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问能力。例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醋是相对熟悉的,但是对于小苏打则相对陌生,不了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何种现象。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把握,教师给学生展示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液体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火柴放到气体中,火柴立刻熄灭。可以猜测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这个时候,有的学生提问:“这个气体是二氧化碳吗?”教师就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并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3]。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结果进行质疑,并且试着探究小苏打是不是和白醋混合时,才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以此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在探究过程当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纷纷参与到探究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功能,通过有效的措施,为学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科学实验课堂,让学生的提问能力及其他能力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具体来说,可以从教学情境、数据分析以及探究过程三个方面着手,以此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更加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汉豪. 数字实验探究实现高效课堂--浅谈如何运用数字实验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04):97-97,262.
[2]高巍.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8):135-135.
[3]刘华.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数据真实性的运用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12期):2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