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敏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7120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青少年阅读理解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只有当青少年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有所提升,才能为今后学习及迈入社会与人交际奠定良好基础。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生面临高考,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所以这就需要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积极构建一个愉悦、轻松、高效的阅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实现一举双赢。本文就“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经教学实践得知,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还能为学生日后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阅读与写作均取得一个质的飞跃。然而,据相关了解得知,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效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鉴于此,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迫在眉睫。本文就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构建策略,旨在为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制定阅读目标,奠定基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每一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制定清晰地阅读教学目标。然而,据相关了解得知,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常忽视这一环节,导致学生课上阅读缺乏目的性,阅读成效较低。那如何制定清晰且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基于这三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我会积极立足文本内容制定三维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分辨词义、梳理课文、朗诵全文五点展开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知识的同时培养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避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不仅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方向,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并非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最终归宿。因此,制定目标是保证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二、创设导入情境,激发欲望
通常情况下,精妙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继而让学生以更好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课堂导入形式,如借助生活化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或者谈话导入等,让学生在刚上课就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发阅读欲望。
如在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中,为让学生认真阅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让学生对“梦想”的认识有感想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我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每个年龄段的梦想都有一定的差异,比如3岁时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一名赛车手,等到了10岁希望自己以后能做一名警察。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想吧!”随后,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说:“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变得更漂亮,现在的我是希望自己能考上一个好大学。”还有的学生说:“我的梦想一直都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就像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当学生们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我便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题目便是《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通过阅读来看看里面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吧!”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还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继而提高学生阅读成效,为高效课堂课堂打好基础。
三、结合重点提问,启迪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立足文本向学生提问,不仅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脑积极转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继而提升文本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教材内容的解读上,而是将一部分精力放在结合教学重难点向学生设疑上,这样能让学生更好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发展的语文思维品质。
如在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郁达夫眼中笔下的故都之秋的风物寄托的情感,我先引领学生学习文章内容,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叙写了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这些细节,请问这是不是在宣扬迷信?请阐述自身的看法。”经过学生间的一番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不是在宣扬迷信。如有的学生这样分析:“作者是借写这些情节来描写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而正是因为这淳朴的民风,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所以对这些内容不能从迷信角度来理解。”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都说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由此,结合文本教学重难点向学生提问,学生积极参与了进来,这对学生文字理解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促使作用。
四、教授阅读方法,学会阅读
书籍是人类文化的结晶,读一本好书,犹如与高尚的人谈话。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构建一个高效的阅读课堂,除了要引领学生阅读学习外,还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因为就算学生对文本有着激发的兴趣,没有目的、没有方法地去读,也不会读出什么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会阅读。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灵活、广阔无限的天地,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要任重而道远。
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会从以下几点引领学生学习如何阅读。以高中语文《鸿门宴》为例,我会先带领学生看序文和目录。为什么先读序文和目录,因为这样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继而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次,边读边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所以我会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只有通过充分的想象、思考,才能领会作品的意境。再次,反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阅读文本,学生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最后,勤做读书笔记。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过程中如若能随着思考圈圈点点,做些批注,可以更好的活跃思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引领学生阅读,学生对如何阅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在日后自主阅读中高质量阅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打造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综合素养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就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以上几点进行的具体探析,期望能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后教学中积极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发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尚文辉.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J].新课程,2020(33):65.
[2]韩文利.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实践与探索[J].知识文库,2020(16):130+132.
[3]李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高考,2019(19):116.
[4]郭霞.试论高中语文构建主题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