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化提高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鲜彬
[导读] 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鲜彬
        蓬溪县教仪站  629100
        摘要: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中小学校应在这样的时代教育背景下,逐步地将图书室纳入到学校的总体规划建设中,并加强管理与使用,改变传统以考试高分数为追求目标的应试教育,在其中融入更多的综合知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改进学校的图书管理模式,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管理也要跟上发展,本文探究新时代中农村中小学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各行业各领域都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也要求行业人员的知识掌握要更加全面,对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作为农村中小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图书室,就显得尤为重要。顺应信息时代信息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加强图书室的管理与使用,充分利用图书的借阅、补充等文化活动,将信息技术与图书室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推动图书室发展的根本措施、有效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的应用
        信息技术包括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所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用于图书室,将改变图书室的有效管理,也会加强图书室的使用效率。
在我国信息技术对于传统行业进行改变时,中小学图书室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概说,将信息技术用于图书室的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好处:
1、方便对图书信息的检索,方便读者。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的阅读设备和方式不断出现,比如:电子书、电脑、电视,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图书室首先要保留原有的借阅方式,其次要用用信息技术手段方便读者的阅读,比如:建立图书室管理系统,在网上为读者开展信息检索窗口等等。
2、大数据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图书室在进行书籍补充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会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选购,同时要将最新的消息展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学校图书室主要的受益者是老师、学生以及学术研究人员,图书室可以针对这几大人群,进行最新相关资料的提供。这样,图书室推出的个性化服务,为读者量身打造,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师生的阅读量。
二、提高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水平的信息化路径
1、加深思想认识,转变作用观念。
为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学校图书室,加强各种信息交流。对教师而言,掌握新的教材教法、提升教学手段,学习网络资源,借鉴优质课件,图书室就是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获取资料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而言,积极开阔眼界、强化各种知识、努力陶冶情操,全面开发心智、促进身心健康等,也离不开学校图书室。所以,农村教育教学发展迅猛,学校图书室的价值也不断突现出来。为了加快图书室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农村中小学需要坚持长远的战略和发展思维,强化学校图书室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并改变实际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出图书室的作用和地位。


2、强化管理培训技能,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农村学校图书室,必须坚持信息化管理方法。现阶段,我国缺乏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并未形成统一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就图书室管理者而言,自身管理方法有待提高。现阶段农村图书室管理人员都是二线老师或兼职人员,这部分管理人员精力较差、年龄较大,绝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图书室各种专业知识,欠缺基本业务素质。没有专业管理员很难管理图书室信息,不懂图书分类和各种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和兴趣。因此,为了加快学校图书室的信息化进程,需要不断培训管理人才,使之掌握网络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开发图书室实际业务。从某种角度来说学校图书室需要配备基本编制,不断吸纳专职管理者,积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熟悉岗位职责,获取各种业务知识。
3、拓展信息服务的特色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图书室产生许多新的服务形式,比如:电子图书、移动图书馆、网络论坛等等都是信息化的产物。中小学图书室可以拓展信息服务,根据读者的问题进行数据检索,更好的为读者解答问题,当问题难度上升时,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给读者一个权威谨慎的答案,并且可以教给读者方法,让读者可以更好的去寻找图书室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便利。
4、不断强化图书系统的信息检索功能
图书室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就会体现在图书的检索方式上,随着检索方式的完善与发展,图书情报系统不能仅限于数据的检索,还要进行多方面发展,向读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源信息,(图片、视频等)同时要打破时空限制,将所有的文献资料连接在一起,让读者可以查阅到全方位的信息,形成虚拟图书室,这样读者可以在虚拟图书室内查阅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而,更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
5、采用文献采集和加工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就学校图书室而言,登记图书目录、图书类别、图书作者等相关信息,清理复本量和老旧图书,依次搜索书号、流水号,盖图书章印,及时上架等,大大地增加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复杂和繁重。而利用中图法管理进行图书有序分类,科学性地用电脑信息化管理,新书登记以红外线扫描方式更加快捷,适时加入新书和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师生借还通过扫描登记实现秒借秒还。同时对文献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可以让文献资料以更多地方式展现在读者的而前,所以信息化实现图书情报工作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将单一的采集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采集方式,向多媒体、多渠道进行转变,将变为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到电子文献的发展趋势。对图书的分类编辑上,将考虑到文献资料电子化的特点,对图书的编辑加工方式进行转变,更好的对图书资源进行管理。在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后,可以更好的推动图书室自动化的发展,就可以达到集中编辑、各用户共享编辑成果的目标。这种操作方法省时省力,不同于传统的图书室收录方法,这种收录方法更有利于节约资源,压缩管理成本。
三、结语
        中小学图书室,是广大师生获取知识信息,丰富个人知识储备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将信息设备进行改造利用,提升图书室管理与使用,帮助图书室完成信息化的转型,提高图书室的科技含量,优化图书室的管理方式,紧追时代的发展潮流,将信息技术与人文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晓莉.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管理的建议[J].读与写,2018,15(26):237.
[2]韩小琴.论信息时代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6):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