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衔接与有机整合研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吴晓春
[导读] 关于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但要在校内进行有效的管理
        吴晓春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715300
        摘要:关于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但要在校内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要注重校外的培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校内校外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基于当前的衔接现状,探讨中小学校内与校外教育的结合问题,希望可以为后续相关教育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校内校外衔接;具体策略
        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一直十分关注的态度,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是我们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对于其综合素质培养也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在青少年的培养问题上,社会不断投入资金和设备,注重学生的校内和校外培养,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从基础知识转到人文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因此这需要学校不断重视学生的培养工作,做好校内与校外的衔接工作,整合资源,提高青少年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开展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校外教育是学生品德理论的重要展开方式
        品德教育是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基础,是培养学生素质养成的基础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较低的年龄层次,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通常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不是课堂理论的操作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1]。同时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导致课堂的理论与现实教育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才能发挥起作用,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发挥其真正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养成遵守社会规则,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接触的人和事物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应用课堂讲的理论实践,例如,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授友谊的意义,学生通过教师的抽象讲解,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而通过实际生活中与朋友进行接触,明白只有相互信任,内心真诚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再或者通过课外开展的培训活动,来养成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自我精神建设,帮助学生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养成团结协作友爱诚信的良好品质,在实际生活中对抽象知识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二)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文化素质
        作为学生理论转化为实际知识的必要途径,校外教育可以将课堂上的理论进行结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总体文化素质,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观念[2]。

在课上时教师向学生传授通过动手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创造力,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校外的艺术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通过陶艺培训、机器人大赛、练习书法和社会生活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考角度,让学生通过动手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物品来引发自己的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培养学生通过实践的团队能力,从而启发学生自我的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校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
        当前的素质教育不断提倡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体作用,让学生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校外教育丰富多彩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实现能力提升,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校内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具体策略
(一)加强校外教育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校外教育并不是盲目的进行活动,而是要针对课堂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还要避免产生负面影响[3]。学校在进行校外活动组织时,需要提前与相关工作者做好沟通,对于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都有整体的了解,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及思维方向,注重学生的年龄层次,校外活动要有所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进行相关计划,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价值,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自身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校外活动能力。
(二)重视相关人员的文化素质培养
        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动衔接时,学校要注重校内人员以及校外人员的相关素质培养。院校要提供一定的资金,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活动的方案时,要让其成为校内教育的有效延伸,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进行校外活动时,要注重相关的管理手段,制定相关规则,通过与各校和各机构的联系做好配合,在衔接时,要注重应用高素质的人才,注重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加强资源整合,配合校内教育的有效推进。
结语
        做好校内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升,是教育进行改革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因此要重视校内教育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校外的实践操作,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小丽.校外校内教育融合构建注意力训练教学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2.
[2]徐晓兵. 规范校外培训关键是提升校内教育质量[N]. 兰州日报,2019-03-06(005).
[3]邱玉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