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高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石磊
[导读] 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小学高段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石磊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天湖小学 564400
        摘要: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来提升小学高段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数学成绩。本文简要对培养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年段;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数学计算能力非常重要,他会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该阶段培养好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收益终身。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探究能力等,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一、做好计算兴趣的培养,建立学生的计算自信心
        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探知欲望普遍比较强,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情况,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让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将兴趣转变成实际成果,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予学生充足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自信心。如果没有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自信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数学成绩和综合能力受到较大负面影响[1]。
        例如,在进行《简易方程》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天平实验,通过让学生动手保持天平的平衡性,对等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三根铅笔放在左盘,然后用一个橡皮放在又盘,此时假设左盘一根铅笔重a克,右盘一个橡皮重b克,这样便可以用等式3a=b。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右盘再放一个橡皮,此时要想让天平保持平衡又该如何做呢?等式又该如何进行表达?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写下答案,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不能采取严厉批评,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积极进行鼓励,这样可以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比较强的数学计算信心,对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培养学生计算技巧,提高学生自主计算能力
        之所以有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计算感觉比较吃力,经常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单一,只要是学生的计算技巧不够熟练、不够丰富,对于算理的掌握不够清晰,这样就会导致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迟迟无法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能力培养时,应该着重对算理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算理,对算理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摸清数学应该如何计算,使学生能够了解“为什么这样计算”,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算理和计算思路。

从侧面来说,这种培养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不再用“怎么算”的定式思维进行数学计算,而是在计算过程中建立起“为什么这样算”的批判性意识,这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2]。
        例如,在教师进行《小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时,就需要让学生让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让学生掌握一般计算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自主分析小数乘以整数的基本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算理,在教学时老师以“3.5×5”为题目,创建教学情境“学生去商店买羽毛球,每个羽毛球3.5元,买五个需要多少钱?”老师发现学生会使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有的学生直接采用加法,有的学生换算成元角进行计算,还用的学生用复名数进行计算。由于学生对整数乘法比较熟悉,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将3.5元换算成35角,然后再将计算结果换算成以元为单位的结果,这样便完成了计算。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0.72×3”又该如何计算呢?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学生便会发现可以将0.72换算成720,最后再将计算结果向前进两位就可以了。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计算并得到正确答案,会获得比较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样对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计算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实践计算练习,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建立在大量计算练习的基础上,只有多做练习,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题目的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完成计算,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计算能力时采取“实践计算教学练习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偏弱,这时教师就应当落实“分层教学理念”,根据不同成绩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题目。
        例如,在进行《百分数》教学时,可以对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而对于学习偏差的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相对简单的练习题,并将最后一道练习题布置成中等难度。这样既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计算练习中,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语: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对高段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要明白当前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原因,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质疑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同时,来提升数学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浩.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110-111.
[2]陈举.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6):7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