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麟
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650000
摘要:陶行知思想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学好陶行知思想理论,充分理解其内涵,积极践行陶行知思想,尤其应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具体教学环节中,促使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民主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陶行知是我国知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 理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他提出的民主教育 思想,对当下的教育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 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小学 教育阶段.这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奠基阶段,学习科目较 少,知识难度也不大,所以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跟得上。但是,从 现实来看,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出现了,也 就是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学生的分化。当然,其具体的其成因 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学困生的出现.可能会成为这些学生学习 成长的隐患,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初高中等阶段的学 习。也可能会因为成绩的因素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困生必须充 分重视,认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之后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进 行合适的教育援助,逐渐帮助其摆脱困境,增强学习信心和积 极性,步入学习正轨,来切实落实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 长期工作在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自己 的看法和认识。
一、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是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课题最常 用的一种手段,所以要想解决小学阶段学困生的问题.首先需 要我们认真查找成因,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更好地解 决问题。就目前的调查了解来看,小学学习困难学生问题的 出现主要与这些原因有关: 1.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基本上是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 生自己学习能力存在不足,听课、理解都比较慢,慢慢跟不上教 学进度,从而导致了学习情况问题积累越来越多;或者是基础 知识积累不扎实,漏洞多导致问题多。其次是非认知因素导致, 一般是学习不积极,兴趣低且缺乏主动性,逐渐跟不上学习进 度:个别学生是学习意志品质薄弱.面对困难不能坚持或者克 服,缺乏独立思考和战胜问题的决心。结果导致问题越来越多。 2.家庭因素。当前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对孩子的教育越来 越重视,但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还有一些家长忙于 自己的事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或者是对于孩子要求过于宽 泛.导致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学 习关注度不够,更多注重物质方面的供给,而给孩子的思想引 导和教育不够,再加上平时父母不注意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 响,一些不良的习惯也逐渐影响到了孩子,导致孩子在学习中 问题较多。 3.学校因素。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影响 下越来越规范,各级部门对于基础教育也更加重视。但是,不 容我们忽略的是,尽管现在没有了小升初考试,但是教学成绩 还是衡量学校社会声誉的一把重要标尺,受此影响很多学校还 是在关注学生成绩,应试教育思想很重也无形中影响了学校的 教育工作,一些习惯差的学生可能受重视程度就不够.一些学 生就问题逐渐恶化:教师也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影响了学生。 4.社会因素。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小学生也是如此。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还存在不足, 自制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一些学生 因为贪玩,特别是对现在电子产品的贪恋,如手机、电脑游戏, 使一些学生难以自拔,痴迷于其中,严重影响了其学习,最终 影响了学习成绩。 新时期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做出努力,也需要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参与其中.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同样,对于小学学困生的教育援助也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青蓝结对,给予潜在影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中,不仅 体现了教育的责任、教育的能力,也 强调了教育蕴含的美丽。
尤其是小学 班主任教师在带领班级集体的过程中, 应时刻以“爱满天下”为行动指南, 在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关注学困 生、转化学困生,在生活即教育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在爱的引 导和感知下,奋发图强、拼搏向上。 激励学困生在学习上有所转化,还 应注重班级内优秀学生对于学困生成绩 提升的潜在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教 师可通过“青蓝结对”的方式,将学 困生与学优生分在一个小组,形成无形 的榜样力量,给予学困生潜在的影响。 我们班级中的龚月馨是一名学困 生,课堂内的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程 度都不太理想,成绩排名也比较靠后。 为使得班级内类似龚月馨的学困生学 习成绩有所提升,我将班级内的学生 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了四个梯队,并从 各个梯队中分别选择一名同学组成一 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这样每一个 小组内都有成绩不同梯度的学生,指 定小组内第一梯队的学生为小组长, 以自身为标准日常管理和考核小组内 其他成员的课内表现和课后作业,小 组间展开竞争。日常学习的过程中, 学困生能够从其他小组成员的身上学 到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通过实行“青蓝结对”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各科教师课内教学的顺利 开展,也能够使得学困生接触到学优 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和借鉴学优生优 秀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地学习、对比 和模仿中,进一步地端正自身的学习 态度。
三、捕捉亮点,点燃上进火花
“生活即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思想的方法论,其明确地阐述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不可分割,其中“做”处在核心地位。该方法论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指引,因此,开展优化工作时应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 一味地辅导和对比不能够将所有的 学困生予以转化,使其取得进步。针对 此类情况,小学班主任教师还应当善 于捕捉和发现班级内其他学困生身上 的优势和亮点,以此为契机,鼓励学 困生正视自身的长处,激发起学困生 积极向上的热情,点燃其上进的火花。 班级内的崔文轩课堂内认真听讲, 但其他方面表现一般,成绩也不太理 想,属于班内的学困生。在与崔文轩 深度交流和沟通后,我发现崔文轩的 成绩并没有很大的提升。对此,我仔 细观察了崔文轩的课堂表现,发现他 能够认真听讲,但在回答老师的问题 时,目光闪躲,声音也很低,这就是 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现。于是,我便在 班会和晨读中多次表扬崔文轩认真听 讲、笔记工整的优点,给予其一定的 鼓励,让其焕发自信心,久而久之, 成绩也有了质的提升。 可见,捕捉一些学生身上的亮点, 并在课内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 不仅能够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也能 够在班级内形成多元化的鼓励体系, 让学生们能够主动、自发地提升自身 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更好地转 化学困生。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要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 来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有 耐心、有智慧、有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校教育也要 多重视,想办法;更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社会教育对 学生的影响.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遵循科学的原则进 行落实,相信一定能够对学生有帮助,一定能够解决学困生所 面对的困难
参考文献:
[1]秦兰.浅谈学困生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与方法指导[J].教育革新,2020(07):48.
[2]张红霞.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J].科技资讯,2020,18(20):150-152.
[3]张灵涛.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转化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