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中锻炼能力 在探究中发展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 杨亚军
[导读] 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怎样引导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应用所学
        杨亚军

        宝鸡中学  721013
        摘要: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怎样引导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应用所学,尝试多角度解决问题,探究不同思路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此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一道三角形面积取值范围问题的解答做了这方面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问题 方法  素养
        新课程标准从政策层面,高考从评价选拔层面都要求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在高三的复习中,要努力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学会跳出章节复习内容的局限,应用所学或所熟知的知识、方法,紧紧围绕问题解决进行分析与实践.教师利用高质量、有价值的题目,作为课堂例题或作业,立足基础能力训练,着眼创新能力培养,以此帮助学生跳出题海,学会用思考、实践、探究、创新代替套路化的机械刷题.这是锻炼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高三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复习教学中,我选择了下面这个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分享各自的解法及思路.在实践中,大多数学生立足三角形中的结论、方法、经验,能找到思路,并克服障碍顺利求解.也有个别同学联系到椭圆知识,给出了有直观几何背景的创新性做法.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改变题目条件,让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不同的角度,研究条件变化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具体探究、实践过程如下:


        结合上述分析解答过程,学生能发现解决该变式问题的关键就是:锐角三角形对边取值范围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一个问题解答的实践与探索,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解题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困惑点或疑点,热情启发、调动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尝试创新.在此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因此,精选题目、以问题为驱动,给学生实践、探讨、展示的必要机会,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启发学生注意联想、联系所学创新解题思路,这应该作为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的优先方向加以实践和坚持.
        参考文献
        [1] 《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英]麦克·格尔森(Mike Gershon)著,北京青年出版社,2019.6:156-162.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7,97-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