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中段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关键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肖榕
[导读] 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肖榕
        西安经开第六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却也是当前语文学习中学生遇到的一大难题。中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言之无物、缺乏写作思路、缺乏写作兴趣等。由此,我们可以从联系生活、构建体系、阅读积累、搜集资料等几个方面,相应作出调整及努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段;写作困境;写作方法
        引言
        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不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记忆和综合运用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如今,虽然学生的课外读物日益丰富,教师的写作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有趣,可是学生的作文仍存在词不达意、胡编乱造等问题,影响了小学写作教学的整体发展。
        1小学中段写作教学存在问题
        1.1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语文写作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目前,部分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作文题目,然后选择范文进行指导,让学生依据范文进行写作练习。这种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对写作的热情。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学生对写作认知的教育,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
        1.2对写作认知存在误区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着眼于如何引导孩子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导致许多孩子对语文作文产生模糊印象。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让他们去参与写作,一定要引导孩子对写作有一个好的认知,要讲究方法,不然,如果违背了孩子的本心,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的抵触心理。
        2解决小学中段写作教学问题的策略
        2.1要让写作基于生活体验
        在小学中段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令写作更贴近生活。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教师先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做一个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的实验,继而激发孩子们对于观察实验的兴趣,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去观察,写出实验步骤后,自然而然地生成一篇作文。同时,教师给学生拟定的作文题目要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写作,比如,三年级下册作文《国宝大熊猫》,在写作时,既可以以第三人称描写大熊猫,也可以以第一人称写大熊猫的自述,扩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2.2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建立写作体系
        在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就要帮助学生建立好作文的体系。在传统写作的课堂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在写作前的立意、选材等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导致有些学生虽然有了很好的立意,能够突出作文的中心,也知道合理地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但是仍不能写出符合标准的作文。其中的原因则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围绕立意有层次地进行素材整理,因此教师在教授中年级写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材料。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写作中心后,不要着急让学生写作,可以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并建立一个讨论小组,大家把自己的写作提纲都放在一起讨论,通过合作来更加完善自己的写作大纲。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有特点的人》时,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先说说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本次写作的人物和特点等,之后各自列出提纲,并将提纲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通过讨论弥补不足,教师也可以单独进行点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写作思路,建立写作体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2.3多种方式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写作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积累是写作的基石,只有学生的素材积累充足,才能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因此,提高学生的素材储备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积累。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优秀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定期检查,盖章鼓励学生。还可以通过读书笔记分享交流会,来展示自己的摘抄内容,互相交流,提升审美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对积累的兴趣。其次,也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教师要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练就一双慧眼。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充分感受到写作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观察美的习惯,从而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三年级上册作文《这儿真美》,在写作前两周,就要提前布置学生去郊游中、上学放学途中发现美景并观察,从而为学生留下充裕的素材准备时间。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随机抽问,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说一说自己获得的素材。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共享更多的素材内容,使自己的写作拥有更多成长空间。
        2.4开放写作话题,留出创作空间
        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设置较为开放的写作话题。比如在三年级上册写童话,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时间、人物和地点后,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写作,想象应是天马行空的,学生可能赋予玫瑰花生命,也可能让巫婆变成善良的人。只要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学生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2.5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通过仿写来提升写作能力是小学中段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仿写练习。例如,学生要写三年级上册作文《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时,就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自然风景的资料,以丰富写作内容;在写三年级下册作文《国宝大熊猫》时,则可以搜索《动物世界》节目,在观看时,仔细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活动特点等,也可以搜索大熊猫的其他资料,为写作做好准备。当然,如果学生在这些图片和视频的帮助下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的话,就可以搜索同题的优秀作文,仿写优美的词句,或恰当运用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行文技巧。这样的学习和借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走出作文写作的困境,增强写作效果。
        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写作风格还没有形成个性,更多地注重于模仿,是一个积累与成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积累却能为日后写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勿急于求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让孩子找到写作的真谛,还要引导学生去生活中找寻答案。
        参考文献
        [1]林雯.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7(03).
        [2]?张国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问题[J].基础教育,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