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  常慧
[导读] 教师要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常慧    
         辽宁省北票市第四中学
         【摘 要】教师要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还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他们兴趣的培养,有效开展阅读引导和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阅读是初中语文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教学,老师们也时常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希望能够通过教学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们能够爱上阅读。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快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观点。
         一、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想要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们需要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学生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更加专心致志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这样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会发生转变,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去吸收知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会更多,也会更有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老师们想要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采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方式,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内阅读,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比如说,老师们可以给学生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朝花夕拾》等,学生们读这些书可以增长知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接受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语文素养,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老师们在给学生推荐书籍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推荐一些学生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的能力。因此,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把课文讲读化为文学作品欣赏,优化课内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一块主要阵地,提高课内阅读的效益直接影响着读书活动的质量和效能。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立足教材文本,立足课堂45分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体验、交流活动中习得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为课外阅读引发兴趣,提供有用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我会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中精彩的情节介绍给学生,如在学习《空城计》《美猴王》的时候,让熟悉原著的学生简介文中精彩片段,从而激发学生想要阅读原著的愿望。

同时我还灌输开卷有益的思想,并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强化读书的好处。如讲读冰心的《忆读书》,我让他们明白,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多读书,读好书。
         其次,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每次大文化素质检测中成绩优异者,都会获得我在上面题写赠言的优秀读物一本。为推动课外阅读的实施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每学年举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举行朗读或快速阅读比赛;举办手抄报、演讲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
         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们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帮助学生读懂这一篇课文,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语文阅读并不是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进行阅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更注重学习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老师们阅读的方法。学生们需要学会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大致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略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查阅简单的知识或者是确认答题区间;学生们需要学会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的意思,精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到一些细节知识点或者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们需要学会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感情;学生门需要学会默读课文,默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对于每一种类型的文章都有特定的阅读方法,对于每一种题型都有特定的解题方法,老师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来传授给学生这些阅读技巧。比如说,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老师们需要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老师们也会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命运的段落或句子,老师们还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答案,之后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是老师在告诉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四、为学生阅读创设时间和空间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而且还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时间。如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图书角,我首先买一些适合初中生的课外读物放到图书角,如《读者》《意林》等,带动学生自发地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小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存一本书,看百本书。”同时为每位同学征订语文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家长会上,使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等处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如:“课外书,你永远的朋友”“你想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吗?”“请参加课外阅读”“从小爱读书,一生都幸福”“知识海洋,让你幸福徜徉”;在教室墙上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画像,如高尔基、毛泽东、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队课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从初一开始,坚持每周都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阅读课。我会拿一本书坐在讲台上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文学的世界。在班班通建立后,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带领学生阅读电子文学作品。
俗话说得好,教与学都无定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要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还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他们兴趣的培养,有效开展阅读引导和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