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典
(宣威市文兴乡第一中学,云南 宣威 65542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们必须要注重发展农村特色学校,只有建设特色学校才能够推动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推进技术交易的发展。当然,我们作为校长必须要发挥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统筹能力,其实就需要我们进行自我成长,自我优化,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带领学校进一步的提升教育质量。本文章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探讨如何发展农村特色学校,进行自我成长。
关键词:农村;特色学校;自我成长;思考
前言:中学的日常工作的开展都是紧紧围绕着教学任务展开的,其主要的任务是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教学领导是中学校长的重要职责,因此中学校长在管理学校日常事务的时候,还应该充分发挥校长的教学领导作用。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发展农村特色学校,加强我们自身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学校的策略
在互联网加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纷繁复杂、多元价值、优劣并存、快速变化,人们只能快速浏览,停留表象,甚至是过目即忘,思考力呈现碎片化,几乎没时间静下心来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更没时间深入思考,这必然导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逐渐变薄。同时,互联网正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生态带来革命性巨变,又势不可挡。这要求一名出色的校长,学会取舍,如果做不好“减”法,同样也做不好“加”法。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做好“加 减”工作,优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动学校发展。
1.1学会“加法”,汲取客观外在的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应当找寻并挖掘优势文化——学校优势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学校优势传统项目,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这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其次,取长补短,打造办学特色——挖掘出学校的优势传统项目作为学校发展特色的着力点,把其打造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开展特色建设?我个人认为要重点做好:
一是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结合学校优势传统文化项目,从各方面分析学校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学校现状。通过调研、问卷,结合学校周边的社区文化、学校的师资情况、学生情况,依托社区文化优势,确定学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如:某校长期致力于足球运动的开展,足球方面的成绩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把足球作为办学特色;二是加大投入,有的放矢,重点打造,优化完善硬件设施;三是要从课程、师资等方面重点倾斜,设立特色项目课程,开展特色师资的培养;四是科学规划活动,把办学特色融入到日常的活动中,以活动推进特色建设。
1.2做好“减法”工作,丰富主观内在的教学条件
我们要牢记职责,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人为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校情、学情出发,做到善于学习、积极尝试,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创新发展,确立自己治校的教育理念。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文兴乡第一中学确立了“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治校教育理念
在激发学生在校生活的活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次学生活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事后反馈评估,不断挑选改善活动的选择和组织安排;再者,学校注重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如举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知识竞赛;开展“安静就餐文明就餐”活动;教师中开展文明教学活动,聘请礼仪专家为全体教师讲解示范;学校十分注重德育工作,尤其是加强会议和仪式的严肃性和纪律性,比如升旗仪式,全体师生整齐列队,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其中,担任仪仗队和小国旗手,整个仪式十分庄严。
1.3组织教育激励工作,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一定的目标设定,从而诱发教师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和内驱力,不断鼓励教师进行工作创新,保持积极性,激励教师上进工作。例如,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当引导教师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出适合的工作目标,进行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意义、目标的相关实现途径以及是目标实现后应获得的相关利益等诸多问题。将目标分层次化、有效的与教师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在工作中报以满腔的激情,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
1.4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实现学校建设共赢
坚持创新,开发社区活动教育校本课程——“加、减”理念在初级中学教育应用中,必须要不断创新开发更多社区活动教育校本课程。社区活动教育校本课程可以为初中在校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与发展工作提供课程载体。按照社区活动课程内容,可以开发社区服务课程、社区建设课程、社区管理课程等。当然,不同初中应当根据自己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特点,创新开发最适合的社区活动校本课程。社区活动校本课程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能够充分彰显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特点,符合社区发展的实际;二是符合学生认知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建设与管理的热情;三是社区活动校本课程能够有效融入学校常规课程体系,不能给常规课程的开展带来冲突;四是社区活动校本课程必须要根据社区发展变化的实际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与完善,即建立动态化的社区活动校本课程。教育创新一小步,将是社会发展一大步。面对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趋势,每一次有益的探索都会留下深远的影响。教育向前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要做好“加 减”工作,办好一所学校。
2.关注校长自身发展的思考
2.1共同协同的教学领导
这种协同教学领导一般是校长通过其他学校职位的老师也就是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共同来执行的,这种类型的校长一方面要管理学校的其他工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副校长等人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情况。这类校长通过副校长提供的信息会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不仅仅要从中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老师的教学水平,还要注重了解副校长等人在教学领导中的问题。如果在期间买发现有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2关注教师心理教学领导
这类校长在看教学领导的工作中注重对教师心理的理解,并且及时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顺应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不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校长应该注重将新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地宣传,让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自觉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鼓励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不断超越原有的教学水平。校长在此期间还应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并且定期在学校中组织相应的集体活动,鼓励老师在活动中不断沟通交流,既能够促使老师在交流中不断学习彼此好的经验教训,还能增进老师之间的感情。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打造农村特色学校必须要从多方面、多元化入手,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依据我校区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挖掘的特色资源,对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发展进行优化,实现学校建设的全方面推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校长的领导作用,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做好“领头羊”,提升自身发展,与学校建设共进。
参考文献
[1]贺小奎.农村特色学校校长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4):210减211.
[2]陆道坤.农村初中校长发展中的经验本位、管理依赖与破解之道减减基于苏北某市“农村初中校长助力工程”调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10):12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