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波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城南学校,江西省 吉安市 331500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体会生活,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此让学生在增强的知识学习中,发展综合的能力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性
小学数学生活化,指的就是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入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受数学学科中知识内容的枯燥性和抽象性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偏小,只初步的发展了直观化、形象化的思维,而没有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致于其在理解数学知识时,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深刻的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后,通过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遵循,以小学生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展开与小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相贴合的生活化教学[1]。如此就能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下,也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素养进行培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改提出,教师要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其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对数学当中难以攻克的难题进行解决,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深化数学印象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切入点,对一个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在对教学内容生活化后,利用直观的教学用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展示。其次,教师需要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适当的加入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设身处地的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融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引发其自身的思维,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教师在对“图形的运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对生活化情景进行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学生上学时自动打开的电动门、到校后学生打开窗户的行为、体育馆中随风转动的小风车、游乐场所中旋转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等等。在学生回忆起这些生活化事情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电动门是怎样运动的?窗户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小风车有着怎样的运动形式?能否说出旋转木马和摩天轮的运动方式等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物的回忆分析,来加强对“图形运动”的思考[2]。与此同时,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思考中,还能够对各种图形的相应性质特征等进行牢固掌握。如此就能够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下,促进其数学水平、学习能力和思考记忆能力的提升。
二、增强生活体验
正所谓,实践是对真理进行检验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展开生活化教学,既能够让学生利用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又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的提升。在新课程的深入改革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其实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对生活的体验,使其能够在对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进行加强了解下,促进其数学知识的强效获得。同时,教师还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利用对数学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发,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从而在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中,实现学生学习技能、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
如,当教师在教学“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直接指导学生展开运算,那么很明显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设置,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思考中,生活经验的回忆中,加强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如,国庆节当天,媛媛妈妈带着媛媛去某大型商店购买衣服,媛媛妈妈一共有两百元钱,而媛媛看中了一件九十九元的裙子、一件三十元的T恤以及一双一百六十九元的运动鞋[3]。请问,媛媛妈妈能否将媛媛所看中的衣服和鞋子全部买下?若是只能买两件,可以分别买哪两件?买了两件之后,是否还有剩余?剩余又有多少呢?由于此类问题,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因而多数学生都会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在具体的思考中,部分学生主张用两百元买一件三十元的T恤和一双一百六十九元的运动鞋,因为这样就刚好只剩余一元;而也有学生认为,可以买九十九元的裙子和三十元的T恤,这样就能够剩余七十一元,这七十一元媛媛可以买其他喜欢的物品。通过如此方式,就能够让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能够在其知识掌握度的提高中,增强对其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生活模式
在教学中,以生活化为主体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切入,是能够在引起学生思想共鸣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的。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行增强,并在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活跃后,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贴近,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开展。如此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时,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对教学活动进行实效性展开,可以通过对多彩二维或者三维教学内容的展现,通过对音乐和美术的融入,丰富化和特色化数学活动[4]。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创新起教学场景,在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后,通过对场景的创新,形象化抽象知识。教师还需要在自由化教学场景后,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为前提,对实践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性进行彰显。以此在最大限度体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作用下,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就在于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对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此就能够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更是能够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在其综合能力的强效发展中,实现其综合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晋强.注重数学实践性作业,提倡生活化数学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172.
[2]许光玲.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开展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24):169.
[3]王春娜.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6):121-122.
[4]袁文虎.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