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中20期   作者:张小粉
[导读] 看图写话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组合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小粉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善导小学,云南省 红河州 661400
        
        摘 要:看图写话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组合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就目前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教学策略,希望能给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低段教学;看图写话;问题;策略。
        一、目前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存在的问题
        首先,处于低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图片的含义。小学生的身体和思维还处于不断成长时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相对较弱,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学生仅仅能观察图片上的表面信息,不能够抓住重点,同时由于理解能力和联系能力有限,不会将图片的所有信息进行联想,当作整体来进行处理。
        其次,低段学生平时主动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较少,孩子缺乏系统的训练,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进行看图写话时,会存在不能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问题。
        最后,看图写话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同时,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将内容传递出来,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尚不熟练,就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目前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从看、想、说等多方面促进孩子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的低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看图写话的效果不好,教师会进行更多的问答训练的练习,但是这种训练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忽略标点符号使用问题的重要性,或者认为可以暂时对看图写话要求不高等等。低段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些做法都会阻碍孩子学习,不利于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选择的图片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选择的图片应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当学生碰到看图写话的内容时,学生便会自主的思考问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输而非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的方式过于“规范”,而不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看图写话的整体性训练,学生的兴趣难以得到培养。
        (四)评价方式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教师的认可,同学的欣赏,这样他们会感觉学习充满动力。但是传统的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优、良、中、差”,或者采用“A,B,C”等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就对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能得到提高。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师生评价、生生互评、以及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中教学策略探讨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对看图写话给予重视。看图写话在低段教学中对于学生非常重要,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认知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其地位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教师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实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尽量做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而非主导者,在看图写话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想象空间的图片。看图写话要想发挥出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能力从中得到提高,教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愿意学。教师一方面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知道学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另一方面要考虑带低学段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在选择图片时,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图原则。学生目前停留在仅仅能读出图中的内容,但是不会进行整体把握和信息的有效整合。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看图方法的讲解。首先,教师要强调抓关键、进行有序观察。其次,要注重目的性和条理性的训练,学生得逐渐学会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为后续表达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教师要向学生传递如何创设合适情境,这样才能让表达更加合理。情境的创立不但要和图片内容相吻合,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思维与图片的更好融合,使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
        (四)强化表达训练的练习。前期的图片选择,以及引导学生如何更好进行看图,都是为学生的表达做铺垫,看图说话的最终是要落实在学生的表达上,学生或者通过语言表达,或者通过书面记录写下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教师要多创造学生表达能力练习的机会,教师可通过示例图片,设置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生生交流的方式,让组内学生都有锻炼自我的机会,最后可选派代表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述。接着可设置组间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写、多练,通过书写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批改,发现学生语法、字词、表达方式上存在的为题,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让学生的写作规范起来,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强个性化评价用语的使用。教师要根据看图写话时课堂组织形式、学生的具体表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在局限于传统的“师生”单线评价方式,可以转变为“生生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评价方式,这样通过别人的不断提出意见,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不同思想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得以丰富和拓展。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家长评价环节,家长的肯定、支持和鼓励,会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教师也要舍弃传统的固定评价用语,不断丰富个性化评语的使用,这样学生会感觉教师真正的了解自己,更有自信。
结语
        本文主要提出了目前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的主要问题: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缺少表达的机会、以及教师选择图片欠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其次,在教学环节,教师要采用学生感兴趣、有想象空间的图片,增加学生表达锻炼的机会,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艳玲.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4(3).
        [2]林采菱.利用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 2014(35).
        [3]崔岚.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江西教育, 2017(3).
        [4]杨春容.依托绘本巧嫁接 增添写话锦上花——小学低段看图写话 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4(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