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   李成都
[导读] 在如今的高考作文命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李成都
         (江苏丰县宋楼中学 江苏 丰县 221700)

         摘要:在如今的高考作文命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这种新型作文调整教学。在现阶段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加强教学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因此,对于作文的评价具有主观性。作文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模板很难有个人的发展,所以需要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对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发现作文的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还需要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
引言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资料完成任务指令,明确文章立意进行创作。这种类型的作文一改往日单一命题的形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对材料和相关的概念理解不足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一系列困扰。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命题形式,完成作文的撰写。  
1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整体来讲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却仍存在部分教师没有顺应改革的要求,坚持秉承传统的教学观念,占据课堂的主体位置。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时缺乏创新,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格式和模板让学生进行写作,限制学生的发展。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给学生设置了各种的条条框框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局限,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文章变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价值,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1.2教学功利性强
         我国普遍奉行“应试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教学完全围绕着高考展开为高考服务,这种功利性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同样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什么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会喜欢能够拿高分”,教学围绕应试展开,教授学生得分技巧和高分技巧。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同样只关注怎样写才能高分,揣度阅卷老师的喜好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无法得到提升。
1.3主观化评价严重
         由于落后的教学观念和功利性教学传统,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往往具有非常主观的意味。符合阅卷老师喜好有望取得高分的文章获得教师的青睐和赞许,然而这些文章通常模板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有思想有见地的文章往往会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厌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限制,对于写作丧失热情。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对于写作的理解和文章的鉴赏也会出现偏差,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多样性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的应用
2.1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切题是对于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审题是写作中首要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审清题意才能确保文章不跑题偏题得到最基本的分数。所以在开展作文的教学时首先应当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能清楚地掌握作文讲述的话题考察的内容按照题目要求正确立意。2015年高考全国二卷的作文便是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目。当代风采人物评选的候选人中带领团队跻身世界前沿的小李,爱岗敬业走“大国工匠”之路的老王还有热爱摄影广受网友称赞的小刘,谁更具风采。题目要求学生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许多学生便会忽略这一点行文中均衡讲述三位候选人的风采认为他们都是最具风采的人导致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由此可见,学生必须认真理清题干,完成具体的指令和任务才能成功审题,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2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任务驱动型作文逐渐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这一改变,帮助学生适应从自命题到材料命题的变化。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题目,获得灵感迅速进入写作状态。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生活化和故事化的情境中发散思维,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能够重新燃起对于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例如,对于2015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父亲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屡劝不听,迫于无奈女大学生小陈在微博上举报自己的父亲。对于这一行为引发热议,褒贬不一。要求学生给违章当事人,女儿或者警察写一封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这一情境,让学生们自发带入其中的角色,针对这一事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理解题意。
2.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对于语言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同样如此。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下笔如有神写出出彩的文章。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广泛阅读。阅读可以使人明理,在写作时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出奇制胜。同时阅读的过程也是素材积累的过程,阅读可以积累大量新鲜可用的素材让作文有例可引不再千篇一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这样在遇到以时政为背景的题目时学生可以准确迅速地破题,并且时政也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在写作时旁征博引证明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广泛涉猎积极积累素材。
结语
         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更加综合全面的能力应对挑战。教师在进行驱动型作文教学时需要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能够按照题目的要求正确解题立意写出优质文章。除此之外还要营造愉悦的氛围,为学生创设情境。还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郑千里.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学周刊. 2020(02)
[2]彭舒漫.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文学教育(下). 2019(12)
[3]何希军.  浅析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J]. 新智慧. 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