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彦普
清苑区冉庄镇张马庄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1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课程中的最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写作、语言、行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时面临的普遍问题。就小学学生本身的综合学习能力来说,学习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人未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发展来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思维方式,还能够使教学课堂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得到学习经验。然而纵观现如今的语文教学并未全面的时代化,还存在着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存在着“重科堂,轻课外”的现象,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展,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固定模式,本文就此分析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做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教学
1 引言
小学生具备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强,但是他们也存在着思维方式不健全,心智不完善,思想不成熟的问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着疑问和新奇的想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并在其中学习到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新知识,这样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反之,在小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还继续进行学习指导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小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式,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学生的思维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从根本上对小学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2 课外活动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2.1课外活动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生拥有着天生的活泼性格,并且对很多外界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理,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一件事物的注意力时间不是特别长,掌握的知识也不是十分牢固,这样教师如果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开展课外活动是对课内活动进行弥补的最好方式,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让学生对活动和知识保持一种好奇心理和兴趣心理,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对语文的感悟,由此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设计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文课文的意旨。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乌鸦喝水》的过程中,就可以到户外去让学生观察乌鸦喝水的具体情况,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2.2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的户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状态上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视野被打开,因此接受知识也更加积极,还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不但了解了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内容,而且还能够对课外的事物进行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课外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了隔膜的存在,还能锻炼学生倾听别人心声的能力,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更上一层楼,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去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3 如何进行拓展活动
3.1增加课外阅读量
语文是获取汉语语言学习的主要学科,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条件。由于小学语文课时有限,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一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并在阅读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讲述,加深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印象。在学习课文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布置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问题。例如,学习《动物过冬》时,可以给学生安排了解各种动物过冬的任务,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和同学分享其如何过冬。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知识积累增多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开展知识竞赛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知识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例如,很多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掌握不到位,为了提高学生汉字的掌握程度,可以开展汉字听写大会,提高学生汉字掌握的准确性;对于课文朗读中没有感情、唱读的情况可开展课文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丰富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其次,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3.3组织主题活动
语文中有很多教学理念需要足够的空间教学,因此,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安排与教学理念符合的主题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学习。例如,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可以举行赞扬祖国大好河山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和描写大好河山的文章、诗歌与古诗词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山河的壮观和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4开展实践活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余生活单一没有趣味,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是表面的,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外知识的积累受到阻碍。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在写作过程中就没有足够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生搬硬套、构造虚假的故事,没有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缺乏真实的感知和体会。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感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避免千篇一律的写作情况。学生的情感体会能够得到提升,生活阅历会增加,能够学会用文字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
3.5开展兴趣活动
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都很好奇,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好奇感,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由于语文课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兴趣小组是指让有同样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对写作感兴趣的可以组成写作小组,教师教授他们写作技巧,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对成语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成立成语小组,培养他们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兴趣小组的成立,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4 结语
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外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只有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小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 [1]李瑞清.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83.
? [2]胡辉.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外交流,2019,26(40):272.
?? [3]陈晓琴 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