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兴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金山街道垭田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小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教师们要充分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互动,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让学生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完善相关的奖评机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在更加有效的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来分析,其主要意义在于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等。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凸显出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详细叙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所在,具体内容体现如下:其一,利于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往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通常占据课堂中的绝对主宰地位,而小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此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但难以提升,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而通过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则能使小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语文知识,而并非严格按照教师的各项要求来进行,使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也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其二,利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现如今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合作能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占据的地位越发重要,其不仅对于成年工作者有利,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样,若其具备合作能力,不但能够良好投身于集体活动之中,努力完成集体活动任务,也能够增强小学生对待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师更应重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来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与认识
笔者在进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调研时发现,经常可见有教师在小组划分上不科学,随意分组,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属于团体学习,但不是合作学习,团体学习是一组学生在一起学习,但不一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不一定有问题引领。而合作学习,既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有明确的分工,凸显出小组学习,又是团队合作学习,学生各尽所能,共同完成一个问题。教学中出现这种没有明确问题引领的团队学习现象,能看出教师缺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内涵的准确把握,教师们的合作学习方式流于表面形式,致使学生没有探索的任务,缺乏合作学习的明确内容,看似进行合作学习,其实策略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多大差别。
(二)合作形式太单一
在语文教学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机械性,只会边阅读课本、边理解词句,就是让学生在读中进行合作性扮演角色式阅读,缺乏更多合作形式的丰富性。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减。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之前,并没有完全理解合作学习这一理念,所以导致学生们并没有深入地去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让这一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太过放松,让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形式化合作学习之中。
(三)划分小组不科学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效果往往会受到小组划分的直接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这样,在合作学习方面就会体现出更大的合作无效性。教师如果不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小组划分,那么在学习程度上就会出现更大的差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不能进入到语文合作交流之中,他们的语文情感也就不会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萌发。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做到科学化分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深入了解,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小组划分。比如:在成绩方面,教师就不能让同一小组内的学生成绩都位于极端化水平,而是应该把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内,让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带动后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在每个小组中都安排一位有领导能力并较强的学生,让其担任组长这一职位,使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更为和谐,这样也能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团队合作学习所能带来的能力提升、快乐体验。
(二)给予学生展示空间
小学生普遍具有展示自己的渴望,他们期望自身受到关注,尤其是受到身边的同学与教师的关注,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还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来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3]。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而后可根据语文课文内容,分角色对其中内容进行演绎排练。而后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让每个小组都到讲台前展示本组的排练成果,使每名小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展示自身,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且语文学习水平也能够得到进步。
(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为此,语文教师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在新式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进而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时代的高效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小组的学习活动能高效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生动有趣的知识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好奇心,以便能培养学生们的探究精神。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好奇心,充分把握机会,把这种好奇心变成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语文老师。只有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挖掘,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便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之间有沟通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换彼此的知识,从而扩展彼此的知识面。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积极探索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并将其充分贯彻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以吸引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使语文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康继红.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研究[J].学周刊,2019(22):55.
[2]宋金强.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2):103.
[3]张海燕.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J].农家参谋,2019(13):266.
[4]李玉成.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汉字文化,2019(12):110-111.
[5]达娃.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000(001):P.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