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陈志强1 张小蓉2
[导读]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思想水平的提升,

         陈志强1 张小蓉2
         1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小学校
         2重庆市铜梁区福果镇小学校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思想水平的提升,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愈发重视起来,这也带动教育逐渐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大行其道,而在课堂上也开始引入更多种类的教学方法,比如本篇文章将要探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是其中之一。而将多元化教学模式用在为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则不仅可以激起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帮助小学生消化并掌握所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方式,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可供日后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情境教学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作为悠长文学历史的基础和开端,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们日后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或内容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次,在当今社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对于推行素质教育而言,也极为重要,这也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而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数个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引入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也是如此,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源于教师的灌输式教育更改为侧重于学生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时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且大多都颇为新颖,继而可以让教学内容及课堂具有创造和多样的特性,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多元化教学模式还可以辅助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在教师充分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后,可以在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及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与“学”分离
         若想要获取更具教学效率的语文课堂,或者说所有课堂,都应该将属于教师的“教”和属于学生的“学”完全融合,才能体现“教学”二字的真正意义。但观察并总结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后发现,课堂中的“教”与“学”呈分离状态,基本都是教师一人占据整个课堂,呈主导状态,学生根本无法自主学习。自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会使小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也随之降低,且课堂完全由教师做主,也会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被中断养成。
(二)学生无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习语文时,因为语文内容或许稍显深奥,也因为教学过程中应用固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未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学生的语文在语文学习无法接触到更多有意义且相关联的语文活动,这使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在降低,不利于小学生培养语文的学习能力。
(三)重应试考试轻语文核心素养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依然是更重视应试考试,更重视用成绩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片面的因素,不能完全代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这也代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未得到训练,也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应用固化教学模式的体现[1-2]。



三、将多元化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式建议
(一)以课本为基础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在课程改革在历经多年实践后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且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也是素质教育的构成之一。情境教学法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主要是应用环境对人的高度影响能力,引入高效的教学资源去创设更加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无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帮助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便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效率。举例而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下雪了》时,可以在学生们对文章有一定了解后,创设出一片“雪地”,让学生们通过亲身扮演各种动物来理解文章,也能掌握动物特征及习性,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自我加戏”提升语文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性。
(二)应用多媒体创设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法比起情境教学法应用地稍早,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而相比传统的“念、说”教学法而言,又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所展示的知识也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而且,多媒体教学法在如今几乎已被全面接受及普及,但仍有一定的限制存在。这种限制所指有些教师仅仅是将原来的黑板板书内容转移至多媒体设备上,并未真正应用到多媒体的作用,使得教学依然被较大程度限制。若是教师能够充分应用多媒体,并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才更利于辅助教学。比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关于杨梅的图像资料,比如纪录片、电影、视频等,在课堂上先播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杨梅的魅力。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发言,谈论关于自己对故乡的印象是什么,或者对故乡的食物有什么了解,教师也可以帮忙补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也更利于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性[3]。
(三)结合问题开展问题指导式教学
         问题指导式教学法在当下教育环境中也受到较多关注,此种方法主要应用有效的问题设计并提问,引导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自行思考其中的内容,以引导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一些较为复杂的文章时,可以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比较有效的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向学生们展示出来,引起学生们的自主思考,以理解并掌握内容。比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较为有效的问题,如“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或是“揠苗助长是好的还是坏的?”此类的问题,并向学生们展示出来,带动学生们去自主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在学生们思考问题后再次提出问题以检验,或者学生们从教师的问题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先分解再反问,启发学生们思考,也能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四)结合实践展开户外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们从课堂走向户外,应用户外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教给学生们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教学生们发现美并感受美,继而也可以教学学生们如何写作。比如教学美景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向校园公园,从真实的观察、触摸中领会美景的魅力,并逐渐加深对美景的理解程度,也利于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在进行户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4-5]。

四、结语
         总结看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真正进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可通过教学情境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指导法及户外教学法逐渐提升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继而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继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仲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23):107+109.
[2]刘江鸣.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0(29):55.
[3]吴晶晶.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有效途径探讨[J].读写算,2020(18):94.
[4]蔡烨.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38.
[5]张宏霞.试探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3):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