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贞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下谣小学 526060
摘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改善我国民生。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应用。语文阅读多元化教学担负着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则和语言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通过多元化的语文阅读,能够得到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就启蒙教学而言,开展多元化、开放性的语文阅读活动,有利于把小学生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1“情趣化”,小学语文开放阅读教学的前提因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情趣元素”贯穿到各类活动环节,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以《好学的爸爸》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讲了如下故事--有一个孩子不肯用心学习,爷爷教育道:“孙子呀,你要向你爸爸当年那样认真学习呀!”“爷爷,爸爸是怎么样认真学习的呀?”“你爸爸当年呀,光一年级就整整读了三年,你说他学习认真不认真呀?”待学生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禁不住哄堂大笑起来。如此导入,为全班铺设了良好的学习心境。“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位爸爸究竟学习如何呢……”由此可知,这势必激发了所有学生的良好阅读心态。
2利用媒体设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当前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广泛地运用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媒体技术本身就具有比较直观、生动的特征,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当中比较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前,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已经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去辅助学生学习知识。即使当前的多媒体设备已经相对比较齐全,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和完善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从而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小桥流水人家》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小溪的图片或是相关的视频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闭上自己的眼睛来认真聆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回答自己对小溪水流动的真实体会,课后,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作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关于小溪的作文。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热情,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3立足课本,由易至难
读书时要将书本的内容记到心里,可以进行朗诵,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任何的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简单易懂的文章出发,慢慢去读有难度的文章,循序渐进。那么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也是这样的。在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们高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课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理,让学生们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狼牙山五战士》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些情景剧,在朗读的时候进行表演,让学生们充分的领会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慷慨赴死的心理。以此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可能会有思路不通顺的情况,不能清楚的表述出自己的语义,教师也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这对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4对阅读成果总结分析
当阅读课堂结束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希望自己在做完一件事之后能够得到人的认可与鼓励,只有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才能够将学生的内在潜力彻底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可定,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充分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进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比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文章中主要是在大自然中狼与鹿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数量变化对森林所造成的影响,当学生对这篇课文阅读完之后可以鼓励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理解,如狼和鹿之间的关系,还有鹿与森林的关系或者是狼和森林的关系等,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可以给予引导,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好词,好句以及修辞手法及时记录整理。如,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修辞手法运用特别好的语句或者是一段排比句,可以随手摘抄下来,并多加阅读,以此增强语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5努力保持小学生语文悦读的无限活力
丰富多元的语文阅读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实践,是一种对话式交流,是一种情感性涵养,是一种渐进式积淀。要想有效保持语文阅读的无限活力,必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情感信念。“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小学生来说,包括阅读在内的任何学习活动,时刻都需要来自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开展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不断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为促进“个性化悦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如在《将相和》教学结束后,有学生认为,蔺相如虽以国家利益为重,却只是一味“忍让”,而不主动“解释”;廉颇认识到错误后,在第一时间内“负荆请罪”,他才是真正“深明大义”。这种“阅读创新”值得珍视和保护!
结语
总之,在“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新形势下,“多元化语文阅读”不仅能契合新课程教育的理念,还能满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因此,应通过“多元化”途径,把他们引向快乐阅读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钰,王文东.童真与童趣---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场”[J].语文天地,2018(3).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7(32).
[3]陈碧英.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落点选择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