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邱海琼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落实之下,教学重心渐渐转移到了学生思维锻炼和能力培养方面

         邱海琼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 318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落实之下,教学重心渐渐转移到了学生思维锻炼和能力培养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就将从语文思维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重点探究其培养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培养措施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之下,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思考,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契机。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促使其在思维的作用下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和内涵,把知识作为己用。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应用特点,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语文的本质,强化语文思维,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独立拓展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一、语文思维分析
         语文思维通常就是指学生在遇到和语文相关的问题时,能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和技巧,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形成独特的看法和见解,甚至还会直接突破问题而涌现出相应的创新性思维方式[1]。
         语文思维还具有交流性、广泛性和渗透性三项特点。其中交流性就是在培养语文思维时要求师生和生生之间实施深入思想交流;广泛性就是具体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能够通过其工具性加强其他知识学习;渗透性就是不但能够充分感知语文内涵,还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活动。
         二、语文思维培养措施
         (一)丰富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辩证及发散思维
         现阶段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还是加强课后练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布置合理的课后练习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和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暂时从繁重的作业压力中摆脱出来,激发参与热情。比如在教授《劝学》《师说》等文章时大家难免会出现无法理解或者较为拗口的陌生文言字词,这就可以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一段专业朗诵家的音频,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跟读,仔细解释难度较高的文言字词,确保语文思维能够和课堂活动之间实现紧密结合。另外像《雷雨》《哈姆雷特》这类文章,可以鼓励学生依照文章内容及其情感进行改编和表演,在编剧、道具和表演等方面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在完后才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语文思维。


         (二)巩固语文基础,为思维培养夯实基础
         当前高中部编版教材中很多知识内容都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培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挖掘,将课文中语文思维的精华都传递给学生,使其在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给思维培养夯实基础[2]。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及闻一多的《红烛》等优秀诗歌时,要先明确作者以及具体的创作背景,将诗歌中彰显的作者魅力和情怀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培养对语文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并在后续对诗歌鉴赏作出更加合理科学的评析,感受其文化内涵,给语文思维形成夯实基础。如学习毛泽东的诗歌能够激起对革命前辈的敬畏之心,进而更加珍惜当前的生活;学习郭沫若的诗歌,能够感受到他火热赤诚的心,激昂澎湃的热情。一首诗歌可以充分展现出和其相应的时代、作者和创作理想等内容,通过学习更好地形成语文思维根基。
         (三)注重语感培养,为思维培养提供条件
         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不去思考和自身相关的问题,也无法依照课文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无法得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学习效率比较低。对此这就需要从语文语感培养入手,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先把文章多读几遍,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或者直接和同学进行讨论,对于解决不了的再和教师进行讨论。比如在教授《雷雨》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发挥想象力,思考并讨论“雷雨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写雷雨这段戏剧?”“通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以此在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学习,形成语感,给思维培养提供基础,促进语文学习。
         (四)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自主思考中培养语文思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当适时放手,把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而在自主思索和学习中形成语文思维。比如在学习《喜看稻菽千重浪》中让学生深入了解袁隆平;在学习《青蒿素》中,让学生了解屠呦呦在科研上的求索和刻苦钻研,使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了解到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可贵精神支撑,从而锻炼语文思维,树立起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对教学模式和方式的限制,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思辨思维等语文思维的培养和强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8,000(002):72.
[2]王青花.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课外语文,2018,000(001):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