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兰芳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那栋小学 535025
摘要:德育渗入在现如今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关注,德育渗入其实就是将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比拟的,语文的教材大多都是喜闻乐见、感情丰富同时拥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优秀文章,因此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策略
1导言
随着德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会能力有限,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结合当下德育教学进展不断完善、寻求更加全面的德育教学方式,将德育工作成功植入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追求德育教学质量最大化。
2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德育知识传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学科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交流技巧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在对年龄尚小、思想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进行品德塑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语文、语言的知识,还教会了学生做人做事的知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不断提升。
2.2有助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
小学生对社会不具备抵抗能力,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低俗的社会风气都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影响。其次很多学生处于娇生惯养的环境中,对人文道德一概不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学,通过授课的同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具备分辨对错的能力,为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打好基础。
2.3实现师生平等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保持平等的姿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师要改革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角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的平等交流变为常态。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质量。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控制策略
3.1利用教材内容完成德育渗入
在小学这一时期,在选择语文教材内容时大多会选择一些喜闻乐见、情感丰富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假如教师在讲述教材内容时合理地渗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理念,经过老师对文章的讲解,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对于反动统治存有的痛恨以及顽强斗争的决心,因此,在完成文章的阅读之后,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进行由衷的感叹,这样一个总是为自己考虑得少,为别人考虑得多的人,如何能不受到人们的爱戴呢?再比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先自己想象一些过年时家里的气氛与感受,谈一谈自己过年的时候是怎样过的,之后再引导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时候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利用火柴进行取暖,最终悄然离去的凄惨,经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贫穷人们悲惨的生活现状。
这样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欲望,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依据课本内容具有的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制订德育教育方案,使德育教育可以远离枯燥乏味的说教。
3.2通过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渗透德育
朗读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印象、培养语感,而且能够不断被经典中的思想和感情所熏陶,接受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因此,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朗诵和阅读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品质,以此渗透德育。比如,可布置一些经典诵读、课外阅读、时事新闻阅读等多样化的特色作业,使学生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明事晓理。再比如,还可以将书法和古诗词诵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用音韵诵读诗词、用笔墨点染文字,让他们在一首首爱国诗篇、一句句真情实感、一笔笔豪迈抒发中深刻地体味中华优秀文化。
3.3写作教学中融入德育思想
在当下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内容华而不实。内容过于空洞缺少实质性的情感内涵。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务必要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德育思想的教育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言简意赅,具有丰富的真情实感,又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水平。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第一,老师需要运用整体引入的方式,指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之后再对文章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对于父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老师需要给学生安排小练笔作业,使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理解,说一说:“父亲已经整整挖了36个小时之后,儿子依然生死未明,假如在这个时候他们能够通话,父亲会跟儿子说什么呢?”一部分学生写道:“儿子,坚持住不要放弃,爸爸肯定会救你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写道:“儿子,你现在怎么样了,还可以坚持住吗?爸爸肯定会来救你的。”这样一来,老师经过指导学生去完成小练笔作业,培育和提升了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并且还使学生对于父子感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3.4借助课后作业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上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延伸,也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借助课后作业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上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课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素养,也是为了对课上所教育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巩固。
3.5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还应该走出课堂,向外延伸。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生活德育和语文德育之间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推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将德育素养通过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将这种素养内化,实现德育的成功渗透。因此,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认知及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的含义,督促学生对自身生活和行为进行反思。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还增强了其道德的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接受先进的德育文化和德育思想观念。
4结束语
总之,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成长,老师不可以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利用课外的阅读以及课内的作业来完成德育渗入。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老师需要有效地运用,把德育渗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引入、阅读这些形式,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71.
[2]闫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8-9.
[3]田玲.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