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刘风菊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刘风菊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小学   810699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语文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本文基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教学科目,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是文学知识。本质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开展尝试思想优化思维训练活动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改要求的条件下教师首先在语文课堂上需要积极尝试,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应用尝试思想的教学理念,以及开展学生思维锻炼活动。因而在基于尝试思想的教学条件背景下对当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革新,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的创新工作。在应用常识性思想的教学理念中要将尝试思想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未来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次,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的训练活动,将尝试思想应用到思维训练活动中,逐步提高全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并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提高全校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给低龄的小学生开展思维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通过开展思维训练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小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将尝试思想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和学习质量改善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引发创新欲望。如果没有疑问,就难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老师的讲课为准绳,就难有创新。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追根求源,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提问,不能盲目地无重点的处处引导,要针对教材中的课题、重点词、句、段等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重。

”让学生反复朗读后,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这句话重复“清清楚楚”有什么作用呢?②把“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去掉行吗?③这句点明的时间和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否相同?④“伯父”的表情变化体现了他什么品质?……这样的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读了课题,让学生质疑:①“将”“相”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谁?“和”是什么意思?②什么事使“将”“相”不和?③“将”“相”又是怎样和好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内容、条理等。直接利用课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
         想象力是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想象力思维的培养。语文科目中包含了精彩的中华文化,需要学生具备开拓的思维才能够理解学科的深层次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更加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通过提出质疑以及发表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当教师在进行《狼和小羊》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代入到羊的视角中,引导学生想象在面对狼时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够逃脱魔爪。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能够实现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就能够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激活其创造力思维与想象力思维。
四、强化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挣脱惯性思维束缚
         除了阅读外,写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与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然后创作出具有趣味性的作文内容。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自由发挥,不要局限于事物的表象,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饭桌上”为话题进行写作,许多学生会想到与吃饭有关的内容,很难想到其他内容。此时,教师要对学生引导和启发,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饭桌上可以指饭桌上面,也可以指吃饭的时候,那么可以从人物、事件、情感等多个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想到一些吃饭时候发生的事情,进而逐渐拓展和发散思维。
结束语
         通过在小学阶段开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对未来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随着国内当前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许多教师也逐步开展尝试,利用尝试性思想开展学生的思维训练活动优化教学活动。部分国内小学已经将尝试思想教育理念引入语文课堂,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只有未来全体教师和学校的高层领导都重视尝试思想的引入,以及开展思维的训练活动,最终才能确保小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对此,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学校创造新型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J].华夏教师,2019(36):14.
[2]兰红莲.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4-85.
[3]郭小燕.教材整合找寻找教学的共性——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思维的训练[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173-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