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廖东文
[导读]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廖东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象狮小学542800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生成更优质的教学。文章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助力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策略
         自从步入信息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社会已经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科技社会。科学技术和电子产品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而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先进性与前沿性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教育中大力拓展、深化信息技术领域,使其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当今教育界应该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意义
         1.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
         教育现代化提出教育要培养具备现代性的人,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信息技术,并且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意识中种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种子,有助于其信息化发展。
         2.培育创新精神与能力
         近些年来,教育一直强调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中走出来。信息技术代表着庞大的资源与无限可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同时,以兴趣出发,培养其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3.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文字可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但有时也难免晦涩让人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声音、图片、短片等辅助教学,图片具有直观性,短片则生动充满趣味,声音更是可以烘托氛围,两者之间有效整合可以呈现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策略
         1.擅用互联网搜集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普及使资源大众化、方便化,网上有许多有助于教学的视频、图片、资料等,教师应擅于在互联网上搜集有用的资源,并将之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教学。
         例如,我在进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节的教学时,便利用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结合网上优秀教学案例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学生们扮成不同的植物妈妈,并且还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其他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作为课外补充。在课堂上,我先带领学生了解了课本上不同的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并且在讨论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到其他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经过讨论同学们找到了柳树妈妈、牵牛花妈妈等传播种子的方法,而后我选了几位同学进行表演,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植物妈妈。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进行模仿表演,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若要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要擅于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教师对学生有着榜样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锐意进取、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
         2.利用多媒体生成新型课堂
         传统的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媒体只有黑板,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进行讲授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与教学的联系日益紧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制作课件,播放视频、图片、声音等,这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丰富程度,有助于多样性教学的生成。
         例如,在进行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教学时,我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庐山瀑布的短片做导入,让学生体验它的奇谲壮阔,在短片播放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为庐山瀑布的景观折服。观看完毕后,我询问学生观看后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很震撼、很美。我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是如何描绘庐山瀑布的吧”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来阅读古诗,我则逐句进行翻译与讲解,在整首诗学习完毕后,我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再次朗读古诗,将自己观看短片时的感受融入进去。这次朗诵,学生们读出了韵味与情感,这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后,我播放了舒缓的背景音乐,让他们随着音乐再次朗读,通过反复地练习与共鸣,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把握古诗了。
         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课文环境,可以带领学生去领略不同的景色、文化,这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其真实的语文滋养,生成灵活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力
         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可以从动画、图片、声音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遨游其中,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摇篮。
         例如,在进行神话类文章《盘古开天地》的教学时,我在带领大家分析完课文后,便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短片。短片的内容是天地混沌时期,一片黑暗,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教室的灯关掉,窗帘拉上。短片缓慢地播放着,在盘古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停了下来。我将画面转到操作界面,让学生在一片黑暗中进行绘画,回忆盘古的身体变成了哪些事物,并将其画在上面。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上台绘画,随着他们的不断绘制,一幅盘古创世图一点点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同学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他们纷纷议论着这幅杰作,并对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信息技术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应擅用相关设备,来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当今时代的教育趋势,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进行融合会体现出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它能够将文字转变为图片与视频,将课文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它使得教师脱离了黑板的束缚,能够更自由地设计教学,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了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更有效的途径,助力于教育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祥.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0(29):125 -126.
[2]张彦青.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2020(43):122.
[3]徐艳.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新课程,2020(4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