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段伟伟
[导读] 科学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

         段伟伟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镇原县幼儿园  744500
         摘要:科学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科学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时期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幼儿去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为幼儿开展科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幼儿科学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基于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有效性探讨
引言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采用新技术、新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让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得到了应用,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涵研究
         何克抗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构建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框架,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教育当中,并以此来优化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艺术领域:石慧认为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幼儿呈现更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升美术教学活动的效率,但它不是唯一的和万能的,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健康领域:学者主要是结合健康领域教学特点,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来研究,如学者南瑞霞提到“在幼儿教学领域中最严重的影响是屏幕依赖低龄化趋势明显”。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如今的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玩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进行“小蝌蚪变形计”的相关科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并且要带有一定的童趣。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让幼儿从外观上观看蝌蚪和青蛙的对比图片。

由于两者的差距非常大,这时,幼儿就会提出疑问:“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呢?”并且很好奇。紧接着,教师就可以播放“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将文字、图片、音频结合到一起刺激幼儿的感官,强化幼儿对科学的认知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幼儿的年龄层次较低,而且相互之间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与天性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面向幼儿传授知识时,尤其在培养其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问题,降低教学难度,让幼儿园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吸收。比如在向幼儿讲解动物具有再生能力这一常识时,很多幼儿都不能理解“再生”的概念,更不知晓“再生功能”来自于什么原理。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几幅具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图片,例如壁虎、蚯蚓、章鱼还有蜥蜴等等,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向小朋友们提问:“大家想不想知识这些动物都有哪些再生功能啊?”小朋友们都大声回答“想”。于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记录动物再生过程的FLASH动画,例如壁虎和蜥蜴的尾巴即使断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再长出一段新的尾巴。这样一来,幼儿不但认真观看了动画视频,仔细倾听了教师的语言讲解,还在大脑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甚至主动要求教师再多讲一些与再生功能相关的新知识。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仅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突破,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在幼儿教育中推广与应用。
四、信息共享,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幼儿园的教材还比较少,更新缓慢,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当前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也推动了很多教学软件的发展。网上的教育平台实现了各个学校、各个班级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利用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开展课堂延伸,扩展了小朋友的课外知识,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哈哈镜》这篇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查找有关于哈哈镜的成像原理和光照原理等知识,作为课外延伸的内容给小朋友们讲解,以提高小朋友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已经建成的网站、信息公用平台等获取上课的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对当前进行的课程做良好的补充,使幼儿园教学更加具有全面性、科学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当前的幼儿教学资源,奠定了小朋友良好的学习基础。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当中,同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此,全体幼儿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论,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主动学习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互联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幼儿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促进教师质量与幼儿成长速度的整体提升,为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提供强大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乔莹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25.
[2]吴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整合的调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41.
[3]李丹.幼儿园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