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辉
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第十六初级中学 116300
摘要:在课程改革对于各类教学下达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要求后,初中语文学科教育也应该伺机而动,顺应教育部门政策的要求以及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红利,将课堂打造成为具备有效性的高质量模式。在初中众多课堂中,语文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应该在教学模式和效果方面有所突破,打破以往惯性且低效的模式,勇于尝试更多的助力课程良好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学生误认为是“简单、易学、母语学习不难”等,这样对于语文学习的认知误区很容易使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视性降低,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在多样的学科中确实分散了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注意力,但是语文仍然是增强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基础。因为语文中不仅蕴含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是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上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应该秉持着高效高质量的原则推进下去。
一、教师应常审视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进行教学技能优化
对于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人,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职业化素养,这就要求他们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将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目标。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勤勉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常常进行自我审视和能力的反思,从自身日常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经验,并且对于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果进行考察[1]。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责任,更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义务,他们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思路,对于自己的课堂结构进行优化,不断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百年育人的职业信念中,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发挥出更加出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需要给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背景知识的讲解,对于文章的作者和课文的节选来源,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准备的教学内容,如果不加铺垫地直接展开课文讲解,会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降低,不利于在语文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致力于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促动语文课堂创新化改革
在打造更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时,需要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审视和反思,考察当前正在应用的语文培养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初中学生。为了能够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寻找到效率高且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堂呈现方式,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化。例如,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小组语文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讲的课文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以多种思考角度发掘对于课文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方式。
这里以学习八年级课文《白杨礼赞》为例,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先进行集体的通读,再根据组内的意见进行段落的划分和归纳,在研究文章的时代背景过程中,学生能够提炼出作者用白杨的形象实质上是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的民族精神。从学生的小组探究中,每个学生都能够获益良多。此外,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语文学习的框架,在正确的教学引导下,学生能够最大化实现学习效率升高,以更加清楚的逻辑思考能力来面对更多的课文学习。
三、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及时反馈应用效果进行调整
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语文并不是一门易学的科学,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掉以轻心。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要素,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环节就凸显出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在教育领域新兴的理念,通过对于这些理论化的教学方针进行亲自的实践就可以更好地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2]。例如,在翻转模式下教学的观念应该得到一定的改善,将原本的课堂结构进行重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被探究和答疑为主的创造力培育的模式所替代。
在学习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文章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在语文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集中地讨论。教师也会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深化,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延伸。教师可以考核每一种教学实践的实际效果,充分吸收学生的学习体验反馈,根据他们的意见和真实的效果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此外,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翻转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打造更加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更具有即时性教学效果的方式。
四、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考察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影响,这需要从工作方式和态度上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课堂效率和质量都有显著进步的语文教学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苏琪璇. 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140.
[2]张红.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