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范小利
[导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范小利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师生沟通、活跃课堂的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掌握知识的过程。但尽管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性却需要精心处理,科学设计。一方面要确保与知识有很好的关联度,在学生回答中传递较广的信息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基于此,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取有效提问的方式,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高中化学属于一类综合性学科,通过提问之后,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接受知识,从而完成心中体系的建立。
一、高中化学提问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说,普遍高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自身对于提问方面的认知过于浅薄,并未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导致问题设计变得过于流于形式,失去了内涵价值。如此一来,问题本身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评级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基础标准,如果教师未能给予问题本身展开反馈,自然会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存在,对此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深挖教材,凝练课堂提出的问题
         问题相当于思维的呈现方式,将其应用在课堂中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向。由于课堂中的时间有限,如若设计大量、琐碎的问题,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更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需要深刻解读教材,与学生的化学水平、教学目标等要素结合,精心设计课堂各环节所要提出的问题。一方面使问题具备凝练性和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凭借关键性问题的思考来把握知识,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其中可以增加推理、开放且具有深度理解力的问题类型比例;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知识的整体背景下提出关于回忆、经验等层次性的问题,以为学生回答更高水平的问题奠定基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首先教师要以教材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学生要在学习钠、铝、铁分别和水的反应后,可以找出它们与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同时根据反应情况的差异性,从中找出本质原因;其次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即钠和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两部分。那么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这几点来整合问题,使问题的解答分别体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实现问题价值最大化的利用。在最后,当学生对本节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后,则需要汇总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回顾,在脑海中整理学习的知识和框架体系,进而完整回答问题,确保接收系统性的化学知识。
         (二)加强学生合作,注重教师引导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知识形成的主要活动是语言和基于语言的相互沟通。

”知识的生成不是单纯个体内部的事件。知识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建构的。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小组讨论式提问,因此,互动、内化与活动应该成为有效课堂提问的核心。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讨论与沟通,在相互讨论与辩证中实现信息交互,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思考有障碍时从知识层面和方法层面给予及时合理的引导。例如,如果教师直接提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是否必须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往往无法从理论角度作答;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问题具体为“锌-铜-硫酸原电池的现象是什么"“锌、石墨插入硫酸中能否构成原电池",那么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总结出原电池的电极不一定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可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提问,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同伴和教师的影响下,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增强,思考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也会更有信心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升提问的趣味性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以此促使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确保问题更具趣味性价值,对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吸引力。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转变自身的态度和想法,积极和教师展开互动,共同展开问题探究,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例如,在进行“氨气性质”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尝试和实验活动结合在一起。在烧瓶内部放入大量干燥的氨气,同时在滴灌和烧杯内部装入相同的HCL溶液。之后再对滴灌进行挤压,形成喷泉。此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们提问,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够知道氨气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便被完全激发出来,进而完成知识结构的建立。
         (四)及时反馈,升华课堂提问的效果
         反馈是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反馈能够让学生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认可和自信心,并相应对问题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建立深刻的印象,以完善个人的化学知识体系。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并不是任意运用语言进行点评,而需要有针对性和智慧性,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中受到启发,对个人思维有所强化。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结果和思路进行引导,运用恰当、真诚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考逻辑,并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继续前进,从问题中收获良多。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教师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如生活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哪些?两种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在学生谈论后完整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需要进行一定的思索,进而给予恰当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析比较狭小,所以对生活实例认知不清,那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得氧失氧角度、化合价升降角度、电子得失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在问题中完善思路,深层次地认识氧化还原的本质。
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互动性,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而要增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就必须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发挥教师提问对学生课堂探究行为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海峰.高中化学课堂提问障碍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50):151.
[2]李强.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高考,2019(21):57.
[3]马俊杰.有效提问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