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杜景利
[导读] 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杜景利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
         摘 要: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发挥出物理教学的最大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物理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十分有必要。
一、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通常情况来讲,教师课堂提问仅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及教材知识点设置问题,但是这就忽略了学生能否对物理知识点有着透彻的理解,能否通过自主思考对于物理问题有着全新的了解、掌握、应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问,积极和学生展开交互,与学生一起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积极的发问,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新知,教师还需要创设学生向教师提问、学生互问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为此对于表现好学生展开鼓励和夸奖,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层次分明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难度应当有梯度,具备层次性。课堂提问层次性向教师提出紧扣教材难点、重点、关键的要求,认真研究物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逻辑关系以及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状况、心理特点,依据由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循序渐进、由难到易的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认识逐渐深入。在设计问题知识范围上能够由小到大,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反问、追问等等,而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思维有着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设问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明确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以及发展方向。随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高质量的物理课堂通常是这几个问题组合而成,获得一堂教学思路明显、指向明确、具备思维容量的物理课堂,进而扩展学生思路,使得学生自主、高效思考,建立健全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着全方位的发展。


三、问题提问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过程中,需要把问题与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于物理问题产生共鸣,高中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善于把教材中的物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确保课堂提问的效率和提问质量,此外还应当关注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由以往生活经验中对物理新知有着更好的理解、记忆并在生活中实践应用。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阶段,在讲授分子运动这一章节时,就能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并展开提问,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食盐和白糖为何能够溶解于水中?食盐和白糖在水中溶解时有什么现象?在烧水的时候为什么有白色气泡从壶底向上冒出,白色气泡的组成是?上述问题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就会被激发,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四、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讲解,还要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提问式的语言引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物理知识的本质。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和充满探究性与趣味性,能够快速地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益。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在讲到静摩擦力的带下和方向时,我对学生说道:“我现在使用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将这本书压在黑板上,如果我使用的力逐渐增大,你们觉得书收到的摩擦力会怎么变化呢?”很多学生不经思考就回答说:“变大!”接着我再说道:“那如果压力一直不断地增大的话,摩擦力一定会大于书的重力的,书岂不是会向上攀登了?”学生在顿感有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继而产生思考与探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将提问穿插在课堂教学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时刻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语言展开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五、设计合理的教学提问内容
         提问的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是否能够取得相应效益的关键。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满足学生的认知特征与需求,尽量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身在特定的情景之中,提起主动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提问效益。
         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这一节内容时,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我首先问学生:“你们都知道怎么测自己的重量吗?”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我:“用秤!”接着我再问:“那你们谁能够称量地球的重量?”学生面面相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大胆的学生说道:“就连伽利略也不过是想了一想要把地球撬起来而已!”对此,我又说道:“但是真的有人帮我们算出来了地球的重量,这个人就是卡文迪许!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测量地球的重量的吧!”学生纷纷感到不可思议,真的有人能够测出地球的重量吗?于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升。这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并创设了合适的情景让学生代入进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综上,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还是完美的教学艺术。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会讲授新知,还能够高效的提出问题。课堂提问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发挥出物理教学的最大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