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崔建军
[导读] 立德树人是新课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教育任务,

         崔建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复兴学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751104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课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教育任务,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原则。在初中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理念,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奠定终身发展基础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对信息化初中数学教学对践行立德树人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性格特点具有明显的叛逆性,并且在身心发展矛盾,以及自我意识与外界现实的矛盾中,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在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也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教学,而更应着眼于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上来,结合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提高立德树人教育实效性,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成长基础。
一、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对践行立德树人的优势
         初中数学知识涉及面更广,知识难度也明显增加:复杂几何问题、函数、公式等,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空间几何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多项能力具备较强的挑战性。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借助现在教育信息技术将抽象、复杂的公式、定理、图形具象化、简单化,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消化效率,并能迅速掌握知识的核心。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更加深入的内容,比如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与某一公式、定理有关的数学历史知识等,利用信息化教学综合性的知识呈现形式、海量的教学资源,经过整合后有机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数学积累不再浅薄,而是在质和量上都有更高的提升,从而形成对数学价值、数学与生活、数学文化等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从中获得关于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事实就是的态度、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启发教学,自主探究
         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多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养成,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的“实数”教学中,学生要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教师就可将问题与信息化教学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无理数”的特点。首先可提出问题: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和共同点?然后分别例举一些有理数和无理数,并用课件将形象化的数轴展示出来,标示出基本的原点、正负整数,请学生结合数轴将例举的有理数与无理数表示出来,并请学生观察自己作图结果,思考问题的答案。

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发现理论上无理数在数轴上也有一个点可以表示出来,因而得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结论,继而明白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相同点,并能找到方向进一步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结果分享环节,教师还可用动画作进一步的演示以验证学生问题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让其加深对实数知识的掌握。
         (二)拓展教学,知行合一
         信息化教学让线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都得以延伸,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教学活动与案例,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数学思维,锻炼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学习中涉及三角形三边的大小关系、高、中线、重心、角平分线等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掌握理论之后,教师可请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与三角形有关的课外知识的延伸,并自行找出一些三角形有关的生活例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课上也可借助教学设备的形象性、动态特征,将生活化的三角形数学问题形象化、动态化,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一个正方形方框是否会变形,如果在这个正方形方框的对角线位置加上一根木条,请问正方形是否仍旧会变形?已知现有一被固定对角线的正方形窗户,边长为5,请问斜边长为多少?斜边上的高为多少,斜边中点在什么位置?这就需要学生将所学的三角形知识带入到建筑这一真实场景中去计算,能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并能有效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和水平的发展。
         (三)文化学习,发展德育
         信息化教学还能用海量丰富的数学资源,趣味性的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加深刻、更广博的数学知识,了解更多的数学文化,从古今中外先辈的智慧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思想道德与高尚品质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习中,就可以融入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发展知识:当前记载最早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是在约公元前两千年时古巴比伦人的《泥板文书》中,后来在埃及、希腊印度、中国古代也有研究,尤其是我国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和《张邱建算经》中都有有关记载。学生通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发展史,能对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生活、社会、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其热爱生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
结语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初中数学与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重视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拓展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更要重视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学习,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利军.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36.
[2]王燕.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20(1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