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卿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谢洋初级中学 366100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构成,对学生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认知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构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
引言
广大教师不断探究、创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陆续涌现。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虽各具优势,但总体上仍然以课本为主线,束缚性较强,教学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相背离。远离学生认知的书本知识很难引发学生共鸣,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要想提升初中物理成绩,广大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熟悉的事物吸引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彻底爱上物理。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可以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越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是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本质上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对人而言至关重要。人们只有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完成。兴趣对做某件事或学习某个知识影响很大[1]。生活化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的教学,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后,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初中生本身的逻辑性就不是很强[2],还有待培养,因此,学习物理知识就比较困难。生活化教学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物理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相关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降低学习物理的难度。针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改良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提升对于创新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目前物理教学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初中的物理主要注重实用性,而如果教师将相关知识限制在书本上教学中,学生将无法以实践的角度看待这些物理知识,更加无法运用实践去检验它们,所以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就失去了作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基于让学生可以根据物理知识来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以达到提升学生实际应用水平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可以摆脱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将学习的目的和动力提升到新的阶段。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将实际生活经验代入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至关重要。
在拟定教学方案时,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征仔细寻找相关的生活场景,建立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的联系,使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新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促使其自主进行物理学习。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二是创建生活情境。简单举例,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创建光直射入鱼缸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鱼的实际位置与眼睛看到位置的差异,进而引出当光线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使会产生折射。亲身体会的教学法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后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对课堂所授知识点的补充和巩固,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内容安排,既要能重复巩固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广大物理教师要摒弃按照书本课后习题布置作业的恶习,要设计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作业,定期开展参观科技馆、物理制作等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实验生活化,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探究物理知识点,加强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基于生活角度的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来讲解物理知识,是物理知识不再复杂难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将生活情境与物理实验有效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快乐学习,了解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实践活动结合生活
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动手,以实现深化物理知识的目的,同时将生活融入知识,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再应用到学习中去。这种教学方式需要着重考虑到学生的课堂体验,将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保证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师对“重力加速度”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以试验的方式在同学面前进行演示,将粉笔与黑板擦在同样的高度落下,并让学生观察是否同时落地,在这样的小实验下,可以帮助学生以事实的角度对物理知识进行辩证思考,从而能深刻地认识到重力和加速之间存在的关系。在初中物理中生活化教学的介入使得学习也能与生活相结合,保证基础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渠道。
结束语
物理这项重要学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先接触的,如果此时教师没有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就会造成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的产生不愉快的经历。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物理基础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以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融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让知识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海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29):44-45.
[2]梁能春.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陆洪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