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的动态构建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赵灿
[导读] 教师通过在疫情期间线上家访了解幼儿园居家一日生活

         赵灿
         杭州市澎雅幼儿园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 教师通过在疫情期间线上家访了解幼儿园居家一日生活,从中发现问题。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对于幼儿来讲,是停“课”不停“玩”,需要一个适合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在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做一个预案,为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做一个延申,以及推广和普及应用。
         【关键词】 家园共育;网络平台;构建
         一、在疫情中遇到的问题
         (一)幼儿不规律的一日生活
         在幼儿园,幼儿有不同年龄段的一日生活安排,由于疫情的突袭,幼儿居家过久,一日生活不规律,作息时间被打乱,这些都对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产生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要求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由于疫情的原因,要居家很久,保证不了幼儿活动的时间,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于疫情居家不出门,幼儿无法回到幼儿园,缺少玩伴,情绪低落,会减少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缺少同伴之间的合作、分享、交流、互助。
         (二)亲子陪伴的枯燥与单一
         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会在孩子的空暇时间报各种兴趣班。由于疫情期间幼儿一直不能去上幼儿园,培训机构也暂停营业,爸爸妈妈也无法上班,在家中处于“放假日”状态。家长不能对幼儿每天有一个规律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游戏活动,育儿方式逐渐变得懒散、枯燥、单一,不能够科学育儿,不能高质量的陪伴幼儿。
         (三)构建幼儿园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的意义
         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现状来看,网络上的一些幼儿教育或小游戏短视频,有些零碎杂乱,一些幼教网站缺少家园共育互动性,没有一个完善安全有效的幼儿园网络家园共育互动平台。
         从此次疫情来看,停课不停学,对于幼儿园来讲,是停“课”不停“玩”,需要一个适合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在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做一个预案,为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做一个延申,以及推广和普及应用。
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指导并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把幼师的教学工作作一个记录,为每一个幼儿进行一个“定制化”教学。
         二、前期积累的经验
         (一)微信公众号资源分享
         此次疫情期间,有的幼儿园教师联合开发了互动场、做实验、讲故事等板块,展现在微信公众号上,互动场项目邀请全园千名幼儿、家长交流、分享疫情期间有趣的事。


         (二)线上家访
         此次疫情期间,为了能切实了解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的各项情况,我们幼儿园教师开展了“一场特别的云约会”,积极做好家园共育互动联系工作。此次家园共育主要以线上家访为主,通过微信(QQ)视频、语音、文字或电话等方式向家长、幼儿做好家庭活动的指导。
         (三)线上游戏资源推送
         此次疫情期间,为了更好的指导家庭活动,教师进行线上亲子游戏推送,建议家长在幼儿做游戏时拍下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供其他幼儿和家长模仿与学习,让老师给与反馈。
         (四)线上微项目
         我们幼儿园教师做了项目化家庭活动和指导工作,开启了“云约会”——微项目视频家访,分别是春天、一物多玩、祖辈欢乐多、开学那些事儿这些微项目活动。
         三、家园共育网络平台的构建
         幼儿园的网络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网络,搭建一个联络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平台。
         (一)平台的模式
         平台有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账号,共享的优质课可以供全园使用。课前准备和家长的反馈每一个班内可以内部开放,全班幼儿的反馈大家相互可以学习、参照、共享。平台呈现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家长反馈等,可以分主题、阶段、假期等,是一个对幼儿进行定制化教学的管理模式。
         (二)优质课的共享
         每位教师统整优质课教案、视频,绘本资源、游戏等,分享到平台,提供给进入平台的家长和幼儿。
         (三)优化课前准备
         在集体教学活动前,教师通过审议、研讨,准备优质的教案,选取适宜居家方便操作的材料。教师预先把教案、模拟上课的视频游戏玩法或动手小制作等,提前一周放到平台,让家长提前了解并进行准备。
         (四)家长的反馈
         家长通过平台,在家和幼儿互动之后,可以通过平台留言或者视频等方式给老师一个反馈,以便教师更好的调整活动内容,更好的教学。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为每一位幼儿采用“五角星奖励”,制定一个对幼儿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提高某个幼儿的能力。家长还可以提供幼儿居家其他方面的视频,便于老师全面了解每一个幼儿。
         (五)指导教师运用并操作平台
         每位幼儿园教师,首先了解网络家园共育平台,再进行运用并操作。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每学期分配到个人完成的量,相互指导,丰富平台里的共享与班级的课,逐步完善。
         (六)普及幼儿园网络家园共育
         幼儿园网络家园共育平台运用的时间:入园期间、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幼儿可以和教师、同伴进行互动,并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第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