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华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分层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差异,以教学工作为对象,注意每个学生,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中学物理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和教育质量。阶层教学法适用于中学物理教育,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类,掌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具体制定教育计划,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层次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引言
物理这门课程作为中学必修课程是比较抽象和实践的课程,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物理教科书中存在很多抽象的物理原理和概念。这使学生的物理学习面临一定的困难,甚至使学生会对物理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施当然要及时改变自己的角色。只是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开展课程,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
一、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意义
对于初中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目前物理的课堂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进行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的学习成绩。(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因为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进入初中的时候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程度以及个性爱好特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存在不同差异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是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的,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师能够找出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二)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不同的计划,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生,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物理这门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给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多的帮助,在实验的课程中,能够对于实验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学生的操作以及学习知识准确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指导者的一种角色的充分发挥。
二、课前精心备课,课后与同学沟通交流
备课是每个教师都要精心准备的事情。只有在上课前准备,才能使整个课的气氛更加和谐,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让教育更顺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各个阶段学习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适应性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课后,教师可以与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沟通,使教师在今后的课程中能够照顾所有可能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有关“力”的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提前备好课,因为这是进入初中后的第一个难点内容,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刚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让全部学生都吸收知识。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一些力的作用,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抵触这部分学习内容。
在上完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讲课提出一些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教师以后得教学更加顺利。教师在学期初的时候,课下要多和双语班以及汉族班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每位学生的想法。在熟悉学生的情况之后,教师就可以与学习程度不一样的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从而对其因材施教。
三、分层考核
在中学物理阶层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激励和肯定作为主要评价手段,关注不同等级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结合学生等级制定区分标准的阶层评价。这样自然就能有效地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整个考试期间要根据物理学和教育内容使用多种审查标准,消除将单一试卷作为审查结果的审查手段,在审查期间要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素质、观察能力等进行多种方法的审查,对其他等级的审查标准也要有差异,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在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向学习障碍学生和中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等基本方法。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在只提供电流表或电压表时,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电阻测量,同时考虑电流表内外两种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布置分层作业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顺利完成
物理教学的成果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哪怕是同一个教师授课,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收获也不同。同样一节课结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掌握了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九十五甚至全部,在课后甚至连扩展任务也能较好完成。而学习能力稍微欠缺的学困生,可能只掌握了教学内容的百分之四十甚至更少,如果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布置相同难度,相同数量的作业,就很有可能出现学优生觉得作业太简单,得不到训练,学困生完成作业难度大,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在为班级同学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考虑班级同学的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作业的种类和数量也应该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成绩较好,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具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进一步深化物理思维。如果学习成绩一般,教师布置作业时要以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则要更偏重于基础练习,教师要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学生踮起脚之后可以完成的难度。教师要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既没有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产生懈怠,也不会因自身能力不足感到气馁。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都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班级授课的同时,也要维持良好的班级氛围,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打消对层次的抵触心理。层次只是短时间内学习情况的一个表现,在日常教学中,要弱化层次性,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学生自信,养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结束语
总之,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注意双语班与汉族班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继而使他们的物理成绩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任芝.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02.
[2]郭建南.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优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J].华夏教师,2019(36):56.
[3]谷龙.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27.
[4]邵万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41.
[5]杨思琪.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3-54.